玩酷网

1952年10月,美军猛攻上甘岭,黑压压的一片压了上来。这时,16岁战士唐章洪突

1952年10月,美军猛攻上甘岭,黑压压的一片压了上来。这时,16岁战士唐章洪突然尿急,对着迫击炮就来了。没想到,这泡尿,竟把几百个敌人送上了西天。 唐章洪,1935年出生在四川中江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那年月,战乱让村里人吃不饱,穿不暖,日本人侵略、军阀混战,弄得老百姓苦不堪言。唐章洪小时候常听村里老人讲国破家亡的惨事,攒了一肚子火。1949年新中国成立,全国上下喜气洋洋,15岁的他听说志愿军招兵,立马跑去报名。征兵处人山人海,他挤在队伍里,瘦得像根竹竿,但眼神特别亮。连长看他年纪小,想让他干后勤,他死活不干,梗着脖子说要上战场。新兵连操场上,他扛着步枪跑圈,汗水淌了一地,愣是没喊一声累。指导员高晋文路过,看他这股倔劲,拍板把他要到炮兵连。 进了炮兵连,唐章洪像块海绵,拼命学技术。82毫米迫击炮操作复杂,射击得算角度、距离,还得懂点几何。他读过几年书,脑子活络,学得比别人快。每天抱着射表背数据,吃饭睡觉都不放手,战友笑他魔怔了。他也不在意,埋头苦练。训练场上,炮声轰隆,他一发发试射,慢慢摸出门道。三个月后,他跟连队上了朝鲜战场,肩上扛着炮兵的责任。入朝头几个月,他在后勤运弹药,敌机轰炸时,炸弹在头顶呼啸,他抱紧弹药箱,硬是没撒手,立了个三等功。1952年,他被调到第15军45师135团,正式成了一名迫击炮手,驻守五圣山。 上甘岭战役在1952年10月14日打响。五圣山是朝鲜中部战略要地,地形像个张开的手掌,上甘岭村就在山脚。美军集结6万兵力,带着300多门大炮、170多辆坦克,飞机满天飞,想靠“摊牌行动”拿下五圣山,逼中朝联军在谈判桌上让步。志愿军这边只有两个连,装备差,人数少,硬碰硬根本不是对手。战役一开打,美军炮火铺天盖地,山头被炸得面目全非,弹药消耗快得吓人。唐章洪所在的炮兵连守在597.9高地,任务是打断敌军进攻节奏。他对地形烂熟于心,知道敌人从哪儿冒出来,炮弹该往哪儿落。仗打到白热化,敌军一波波冲上来,像黑压压的蚂蚁群,迫击炮成了志愿军防线的中流砥柱。 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炮兵连弹药快打光了,炮筒热得没法碰。唐章洪一天能打200多发炮弹,手磨破了皮,脸上全是硝烟。敌军把附近水源都污染了,水壶早空了,炮筒却非得降温,不然就得炸膛。就在这节骨眼上,唐章洪尿急得不行。他灵机一动,脱下军衣,尿了一泡,裹在炮筒上降温。蒸汽冒起来,炮筒凉了下去,他赶紧装弹,继续开火。这波炮击打得准,敌军冲锋队形被炸得七零八落,死了几百号人,进攻势头被打断,志愿军阵地保住了。这事儿听起来离谱,但真救了急。战友们事后都说,这小子胆大心细,炮弹跟长了眼似的。 战役打了43天,志愿军死守阵地,弹药只剩26发。唐章洪和6个战友每人分一发,他留了20发,准备最后关头跟敌人拼个鱼死网破。敌军炮火太猛,他两次被震昏过去,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找炮。第二次昏迷后,战友给他打了一针吗啡,他爬起来就接着干。凭着这股狠劲,他打死打伤420多个敌人,炸毁不少敌军物资。志愿军硬是守住了上甘岭,美军“摊牌行动”泡了汤。据统计,美军在这仗里用了超出常规五倍的弹药量,愣是没拿下山头。 仗打完,唐章洪被志愿军总政治部记特等功,全军240万人里,只有85人获这荣誉。他的82毫米迫击炮被送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炮身上满是划痕,成了抗美援朝的见证。他回四川后,进了军校学战术,后来调到中科院成都分院搞军事情报研究,成了专家。工作时,他常埋头翻资料,桌上堆满文件,茶杯冒着热气。他把勋章、奖状全捐给博物馆,说这些是人民的荣誉。他一直想再见指导员高晋文,2016年在《等着我》栏目组帮助下,两位老人在北京重逢。81岁的唐章洪坐着轮椅,高晋文走过来,紧紧握住他的手,演播厅掌声不断。 2020年,唐章洪被评为四川省模范退役军人。他晚年常去学校讲抗美援朝的事迹,穿着旧军装,讲得眉飞色舞。2023年,他在成都家中去世,享年88岁。他的故事传遍四川,写进了地方志。那门迫击炮和他的勋章,还在博物馆里,向后人诉说上甘岭的热血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