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会议是红军长征中的一次关键会议,被视为红军长征的生死转折点,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具体如下: - 历史背景 :1934年中央红军经湘江战役后损失惨重,兵力锐减,士气低落,且面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严峻形势。此时博古、李德仍坚持按原计划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然而蒋介石已在北上途中布置重兵,红军若继续北上,将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 会议经过 :12月12日,中共中央负责人在通道县举行紧急会议,由周恩来召集,讨论红军战略行动方针问题。毛泽东提出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这一主张得到了张闻天、王稼祥、朱德、周恩来等多数同志的赞同和支持。李德坚决反对但意见被否定,博古也不再固执己见。 - 决议内容 :当晚19点30分,中革军委根据会议决定发出“万万火急”转兵电令,中央红军由此改变行军路线,放弃北上计划,分两路西进贵州黎平。 - 历史意义 :通道会议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避免了红军重蹈湘江战役的覆辙,保存了革命火种。同时,它是第五次反“围剿”以来,毛泽东的正确意见第一次在中央领导层得到比较一致的尊重和响应,挑战了博古、李德的权威,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重要基础,成为党在长征途中伟大转折的历史开端,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