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发了这样一条头条,说广汽错过了华为智行,问现在上车还有机会吗? 这个问题其实就不是根本性问题。当然,广汽如果早期能跟华为合作,现在可能就不是这么被动的局面。但是,这也不代表现在“后悔”才上车就没有机会了,关键的关键是看现在合作是怎么做定位的,因为智能驾驶是新能源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 我对广汽早期没跟华为合作是没有什么看法的,因为市场是一直在变的,就像小鹏,P7火了之后也走了一段弯路,后面M03出来了才扭转了局面。早在小鹏推G系列G3/G5的时候,我就说过,小鹏最应该推的是小版本的10-15万左右的小型P7,当时还被很多网友喷。[捂脸] 话说回来,广汽不是没有机会,任何时候都是有机会的,哪怕大家包括冯兴亚董事长发文都认为说错过了新能源的战略失误,错过了华为智驾等等时机,其实,错过就错过了,重点不是纠结过去,而是能不能找到当下的突破口,快速的扭转局面。 回顾各车企的“神操作”,会有一个思路给到广汽的: 比亚迪崛起是因为汉爆发了,小鹏和小米的发家都是爆款,包括理想是重度垂直延续爆款,小鹏扭转困局也是因为M03,腾势扭转战局也是因为D9爆款,等等等等。这说明什么?这充分说明,一个车企想打破困局扭转局面,根本不是靠企业多大也不是靠产品矩阵有多强,而是靠你有没有一款能打的车型! 所以,我还是那个观点,我也是发过无次数的观点: 广汽想扭转现在的局面,最最应该做的是跟华为合作推一款15万左右的智驾车型,而且颜值一定要拉满。这是广汽有且唯一的一条路了。 但是,广汽跟华为宣布合作之后,去推了华为智驾版M8向往,这我是想不通的,因为最严重的失误是消费者还是认为,这只是智驾版的M8,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当时非常想他们合作能推一款新款的MPV,可以跟D9掰手腕的MPV,结果沿用M8的造型我就七七八八了。目前,广汽还跟华为推出来华望引望,不知道具体是什么车型,但愿不是动不动就三五十万的,如果是,我个人认为还是解决不了广汽目前的局面。原因如下: 三五十万价位段的,华为的各个界都有了,这只能是自己人打自己人,而且这个价位段的消费人群有限。反而15万左右的是鸿蒙智行的空白,也是最大的消费人群,也是最容易出爆款的价位段,也是抢其他品牌市场份额最好的价格段,也是旧车主想换新车的首选尤其是合资三大妈用户群。 也许广汽考虑的是利润,但是,目前的困局广汽更需要的是现金流以及品牌信心、市场信心、渠道信心、消费者信心。这个是无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