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阿克塞县积极践行“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不断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力度,以确保文物安全为基本、以强化科技创新为关键,健全文物资源管理体制,统筹保护不同类型、级别的历史文化遗产,提高文物保护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让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凝聚社会共识。阿克塞县建立常态化网格巡查与重点点位高频次检查相结合机制,全面完成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57处田野文物点实现了巡查全覆盖、信息全复核、保护状态全掌握。利用“多彩阿克塞”、县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LED屏、流动展板等载体,以及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开展文物法律法规知识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乡镇“四进”宣传活动,累计开展宣传活动30余场次,发放文物保护宣传资料1000余份,为文物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阿克塞县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文化遗产培训活动,组织各乡镇、部门单位干部职工、业余文保员100余人参加,增强了他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全面提升了全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平。阿克塞县文物部门联合各乡镇及消防、应急管理、公安等部门多次对县域内文物点开展文物安全检查巡查,出动巡查人员30余人次,巡查田野文物50余处,确保文物安全。制作安装保护标志碑57块,对重点文保单位拉设保护围栏6千米;推进文物安全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落实,安装文物保护责任公示宣传牌57块,建立健全田野文物基础信息档案57份,“四有”完成率达100%。完善县、乡、村、文保员四级网络管理体系,层层签订文物保护责任书,形成县乡村全覆盖、齐抓共管的文物保护长效机制,确保文物保护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加强文物活化利用,守住安全底线。阿克塞县始终将文物安全放在首位,投入600余万元实施“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历史文化展”陈列布展提升、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安防系统改造等重点工程,全面改善展陈条件和保存环境,显著提升了文物保护技术水平与场馆运行保障能力。开展馆藏文物清点建档、数字化采集、文物鉴定等基础性工作,推进文物信息化管理,为深入推进文化遗产系统保护、科学传承和创新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扎实推进文物数字化工作,完成10件珍贵文物三维数字建模与信息采集。引进文博一体机1台、多媒体设施11台,建立3D数字档案、文物信息专题库,实现对重点馆藏的精准保存与长期留存。
阿克塞县成功承办酒泉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组织开展“南塞记忆”——南塞古道五馆精品联展、“重走南塞古道”等主题研学游活动,制作馆藏精品3D文物、民俗动画视频,通过多媒体数字化展示,实现多媒体导览、图文查询等智能功能,增强文物展示的互动性,提升观众的参与感、体验感,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不断提升文物保护活化利用水平。目前,阿克塞县博物馆成功晋升为国家二级博物馆,被省上评为第二批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省级资源单位。
近年来,阿克塞县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有效拓展文物合理利用途径,坚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盘活文物资源,深入挖掘其多重价值,并将其融入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发展大局统筹规划,进一步激活历史文化遗产的经济社会价值,让其在保护传承中焕发新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