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韩国提交证据了!但这600多页材料刚交上去,就被判定“无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韩国提交证据了!但这600多页材料刚交上去,就被判定“无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表示,这些材料不仅证明不了“千年传承”,还暴露了一个关键问题:不少内容的源头,其实在中国。 5月30日,中国文化遗产鉴定中心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了137项证据,直指韩国之前申报的江陵端午祭、燃灯会等5项非遗有问题:这些文化活动的核心习俗、仪式流程,源头都能追溯到中国,并非韩国独创。 联合国一看证据扎实,当即启动重新审核,给韩国划了45天期限,要求最晚7月15日前拿出能证明“千年传承”的硬证据,拿不出来,就得取消这5项的非遗资格。 韩国显然慌了,这5项非遗对他们来说不只是文化招牌,还直接挂钩实际利益——比如江陵端午祭每年能吸引几十万游客,相关的民俗体验、周边产品能带来不少收入;燃灯会更是被做成城市文化IP,用来对外宣传“传统文化底蕴”。 要是资格被撤,不光面子挂不住,这些看得见的好处也得打折扣。所以哪怕时间紧,他们也赶在7月14日晚上,也就是截止前最后一刻,凑出了600多页材料交了上去。 但材料够不够,不是看页数,联合国一核查,问题全露出来了:600多页里,73%是现代照片——要么是现在人过端午祭的场景,要么是如今燃灯会的布置,最多能说明“现在还在搞”,根本证明不了“传了千年”;剩下27%号称“历史溯源”的材料,最早的记载也只能追到17世纪,连1600年(16世纪末)都够不着,离“千年传承”差着好几百年。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提交的燃灯会仪轨材料里,居然有“仿唐长安西市图样”的汉字标注——等于自己承认仪式原型来自中国唐代,这哪是证明“自己独创”,反而坐实了“源头在外”。这么一来,这些材料自然被认定为“无效”,5项非遗资格被撤基本成了定局。 其实这结果并不意外,文化传承的关键是“有根有据”,而根和据,得靠实打实的历史记载和文物。就说端午相关习俗,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就有记载,《楚辞》里“乘舲船余上沅”的描述,能和后来的龙舟习俗对应; 《荆楚岁时记》更是详细记录了端午吃粽子、挂艾草的习俗,这可是南北朝时期的文献,比韩国能找到的最早记载早了上千年。再看燃灯会,中国唐代长安的燃灯活动有多盛?唐诗里“千门开锁万灯明”说的就是这场景,西安出土的唐代壁画里,甚至能看到当时燃灯的具体布置——这些都是韩国拿不出来的“源头证据”。 反观中国提交的证据,就扎实得多。除了《礼记》《荆楚岁时记》这些古籍,还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端午相关器物、宋代的龙舟纹铜镜,这些文物实实在在印证了“传承没断”。更重要的是,咱们用了区块链技术。 把古籍记载、文物信息都做了数字化上链,每一项证据的来源、流传过程都能追溯,谁也改不了,这就从技术上保证了“证据没造假”。这不是为了争输赢,而是要把“文化从哪来”说清楚:好的文化值得保护,但不能把别人的祖宗说成自己的。

评论列表

会飞的石头
会飞的石头 8
2025-07-19 03:16
偷国人去死[横脸笑]
丶听风
丶听风 5
2025-07-19 05:10
早该这样了,现在到油管上推特上只要是有关中国的视频,偷国棒子都会跳出来说是他们的,反过来说我是们偷他们的,他们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这样长期下去说多了时间久了就真的是他们的了
文欣
文欣 3
2025-07-19 05:39
大快人心[滑稽笑]
千百渡
千百渡 2
2025-07-19 06:04
不要脸的死棒子!
用户12xxx22
用户12xxx22 2
2025-07-19 06:26
偷文化,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棒子比篡改教科书的小日子更可恨
小桥流水
小桥流水 1
2025-07-19 06:09
学中国人做事,却不认识中国文字,我们把这种人称为文盲。
用户17xxx68
用户17xxx68
2025-07-19 06:39
要广而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