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解释不清了!”女子听信“科学坐月子”的鬼话,10天就洗头,帽子袜子随意穿脱,结果落得一身毛病,现在有点凉风,肩膀胳膊腿就瘆得慌!此前一胎,按照老一辈儿坐月子的方法,全部捂的严严实实的,一点毛病也没有! 据瑞安新闻7月17日报道,女子自述听信“科学坐月子”落下“月子病”。 一个宝妈在网上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瞬间引发了不少妈妈们的热议。 女子说自己二胎的时候听了“科学坐月子”的说法,才生完十天就洗头了,平时也没太在意保暖,袜子帽子说脱就脱。 结果现在,只要一吹风,肩膀、胳膊、腿就酸痛得厉害,整个人就像“被风灌了一样”,彻底落下了“月子病”。 女子感慨道:以前一胎听老人的话,捂得严严实实,啥事儿没有;这次想‘科学’点,反倒出问题了。” 这让很多妈妈陷入了纠结:传统坐月子和科学坐月子,咱到底该信哪个? 传统坐月子确实有一整套讲究,什么不能吹风、不能洗头、得穿厚衣服、吃老母鸡汤那种,甚至一个月不洗澡都不稀奇。 虽然这些做法初衷是为了保暖、防止产妇受寒,但也带来不少问题,比如太热容易中暑、不通风容易感染,天天大补也容易搞成便秘或产后肥胖。 后来“科学坐月子”的理念慢慢被大家接受,它主张房间要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 可以洗头洗澡,但要注意保暖和及时擦干,鼓励产妇早点下床走动,促进恢复。 吃饭也不再局限于猪蹄汤、老母鸡,而是讲究营养均衡、荤素搭配。 照理说,科学坐月子听起来更现代、更讲道理。 但现实中,像这位宝妈的遭遇却让人反思:是不是科学的就一定适合每一个人?答案是:不一定。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的人体寒,产后更虚弱,稍微一受凉就容易出问题;有的人底子好,恢复快,洗头洗澡也没啥事儿。 所以“科学坐月子”并不是一套标准模板,照搬不一定合适,关键还是要看个人身体的恢复情况和实际感受。 还有一个问题是:很多人执行“科学坐月子”的细节没做到位。 洗头洗澡是可以,但水温不够、没及时吹干、洗完头在通风处站太久,那肯定容易着凉。不是科学不靠谱,而是方法没掌握好。 至于传统方式,其实也不全是糟粕。比如注重保暖、减少外出,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保护了产妇。毕竟老一辈的经验,是千百年来摸索出来的,也有值得参考的地方。 既不能一味迷信传统,也别盲目套用“科学”,,找一条适合自己的“中间路线”,才是最稳妥的做法。 说到底,无论用什么方式坐月子,目的都是一个:让妈妈更快恢复、更健康。 信源:瑞安新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