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52年的一天,齐白石已经快90岁了,他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一把将25岁的新凤霞

1952年的一天,齐白石已经快90岁了,他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一把将25岁的新凤霞拉进一个房间,指着一个放满钱的立柜:看到了吗,这里全是钱,你随便拿!

1952年的北京,88岁的齐白石收到吴祖光的邀请,前往他家聚会。

新凤霞年仅25岁,是吴祖光的妻子,在评剧界小有名气。

齐白石素来喜爱美好的事物,首次见到新凤霞时,被她的容貌吸引,目不转睛地盯着看。

旁边的护士察觉后低声提醒齐白石注意礼貌,不料这位老人脾气上来了,大声嚷嚷着非看不可,场面一度僵持。

吴祖光作为主人有些尴尬,新凤霞却落落大方地站起来,笑着说自己本在台上供人观赏,让齐白石尽情地看。

这话一出,大家哄笑起来,尴尬气氛烟消云散。

这时,在场的演员郁风见氛围融洽,想到吴祖光痴迷齐白石的画作,便喊了声让老先生收新凤霞做干女儿。

新凤霞反应快,不等齐白石回应就跪地磕头叫了声干爹,齐白石立刻转怒为喜,眉开眼笑地认下了这个义女。

那天,在多位艺术界前辈的见证下,新凤霞正式成了齐白石的干女儿。

散场时,齐白石叮嘱小两口常来家里坐坐。

第二天,吴祖光和新凤霞骑着自行车去了齐白石在西单的家。

齐白石毫不意外,热情地迎进去。

他从胸口取出一串钥匙,拉着新凤霞进一间小屋,里面有个立柜,存放着他的重要财物。

柜门一开,金条光芒闪耀,新凤霞这才见识到齐白石的财富。

但老人看都不看那些俗物,专从柜子深处摸出个点心盒子递给新凤霞,让她随便吃。

照顾齐白石的护士透露,那是他最珍贵的物品,极少与人分享,足见他对新凤霞的疼爱。

后来新凤霞回忆,点心大多干硬了,或许是老人家长久珍藏的缘故。

齐白石还拿出画笔材料,当场画了幅《红叶秋蝉》,题词赠给新凤霞夫妇。

画上写着“九十二岁”的字样,这并非真实年龄,因他早年迷信75岁有灾厄,自己虚增了年龄躲避。

几天后,他们一起去湖南曲园饭店聚餐,齐白石请客,拍了集体照。

齐白石还特意单独和新凤霞合影,护士说老人那天格外高兴,新凤霞也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深情地称齐白石如同从天而降的礼物。

对年幼的新凤霞来说,这份关怀弥足珍贵。

她童年坎坷,江苏出生后被拐卖到天津贫民区,六岁立志学艺,先学京剧六年未果,十三岁转学评剧。

师傅轻视女娃,只给些小角色,但她踏实苦练,抓住机会向前辈偷师。

十四岁时崭露头角,成为主角,以《刘巧儿》等曲目赢得“评剧皇后”美誉。

事业成功的背后是孤独的灵魂,来自吴祖光的支持开启了这段缘分。

两人1950年结婚,那年新凤霞二十三岁,吴祖光三十三岁,悬殊的背景引来争议。

吴祖光出身书香门第,才华横溢,新凤霞却不识字,朋友们嘲笑这段婚姻。

但吴祖光耐心引导,婚后帮妻子识字写信,后来买了四合院,还专门为她留书房。

这段缘分离谱之处在于,吴祖光深知新凤霞有绘画天赋,她因贫寒自学刺绣裁衣,能描摹生动图样,他便设法促成她与齐白石相识。

正是吴祖光的引荐,新凤霞才在齐白石面前得到青睐。

齐白石性格执拗,脾气大时拒绝作画,但一见新凤霞就心情大好,边画边教她技巧。

新凤霞谦虚说自己毫无画功,齐白石却当她是可造之材,鼓励她常来练习。

新凤霞画些白菜萝卜,齐白石便兴致勃勃地点评讲解。

求画的人发现玄机,会先请新凤霞作伴,齐白石多半欣然提笔。

这段温馨时光持续到1957年,齐白石以九十三岁高龄离世,特殊原因让新凤霞夫妇无法参加葬礼,只能托人送花圈,新凤霞终身遗憾。

之后风云变幻,新凤霞在劳作中半身瘫痪,无法登台,苦闷中用右手提笔写作和绘画缓解。

作画时,齐白石的教诲总在脑海中回响。

她先后写下四百多万字回忆录,绘出一幅幅作品。

吴祖光在晚年回忆中不提自己功劳,却大赞妻子的记忆力和成就,称她为电脑般的存在。

他自豪地说一个没进过学校的艺人,能集演员、作家、画家于一身,是空前绝后的骄傲。

吴祖光曾在婚前承诺对新凤霞一生负责,他履行了誓言,而新凤霞的努力证明了她的不屈。

这段历程展现了一个缺爱孩子如何补足遗憾,通过他人的牵引,人生得以绽放更多可能。

艰难时刻的绘画写作成了她心灵的避风港,回望过去,齐白石的慈爱和吴祖光的引导如暗夜星光,照亮了漫漫长途。

对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