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亿万烟民天塌了!”深圳卫健委发声!吸烟不仅没有为国家做贡献,反而造成9000亿损失,别以为自己很伟大! 不少烟民觉得,吸烟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能为国家“添砖加瓦”。他们常开玩笑说,自己抽的每根烟,都是在为国库做贡献。 的确,烟草创造的税收确实不少,2022年的财政数据显示,烟草行业一年上缴了1.4万亿的税收。 很多人因此认为,自己抽的每口烟,都在为国家的基建、国防出力,像是把烟雾变成了爱国情怀。 但专家们却给这种想法泼了冷水。他们算了笔账,烟草带来的税收,远不如它造成的损失大。 2020年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吸烟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2.43万亿。其中,2000亿是直接的医疗开支,用来治疗吸烟引发的疾病。 更大的损失在间接成本,比如因为吸烟导致的早逝和生产力下降,损失超万亿。算下来,每收1块钱烟草税,社会得倒贴1.639元去填窟窿,净亏近9000亿。 专家还警告,吸烟引发的疾病,正给医保基金带来巨大压力,长期下去,可能会把医保掏空。 更严重的,是吸烟对健康的侵害。深圳卫健委直接把公共场所吸烟定义为“霸凌”,点出了问题的本质。 数据很残酷,全国有7.4亿不吸烟的人长期暴露在二手烟中,其中1.8亿是孩子。二手烟含69种致癌物,长期接触的人,肺癌风险高41%,冠心病风险增30%。 对孩子来说,这种伤害尤其致命。长期暴露在二手烟里的孩子,得白血病的概率比普通孩子高6倍。 深圳一项针对37万孕妇的调查显示,有家人吸烟的孕妇,流产率比无烟家庭高2.3倍,胎儿畸形风险也明显增加。 当“吸烟的自由”撞上“呼吸的权利”,矛盾就来了。公共场所的控烟,总是充满博弈。 湖北有位大叔住院时,一边吸氧一边点烟,结果引发爆炸,还自嘲“为航母做了贡献”,这种对生命的轻视让人无语。 郑州一位医生在电梯里劝老人别抽烟,反被家属索赔40万。幸好法院判医生无责,肯定了劝阻吸烟的正当性。 演员徐娇在餐厅劝阻吸烟却被怼,她抛出的问题很尖锐:室内公共场所禁烟,不是全国统一的规定吗? 答案让人意外:不是。中国至今没有全国统一的控烟条例,各地执行力度不一,控烟效果自然参差不齐。 控烟是个复杂问题。中国烟草总公司是国企,产业链养活了数百万人,尤其在云南、贵州,烟草种植是很多家庭的生计。 所以,控烟政策得谨慎推进,既要保护健康,也要考虑这些人的生计,渐进式改革更稳妥。 要建“健康中国”,控烟是关键一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已定下目标,国家卫健委也在推动相关法律出台。 撕下烟草“贡献论”的面具,让真相暴露出来,是社会进步的第一步。一个文明的社会,应当保护那些无法发声的人。 让每个公民都能在公共场所自由呼吸,不该是奢望,而是一项基本权利。这才是衡量社会进步的真正标尺。 对个人来说,与其用伤害健康的方式“纳税”,不如在工作岗位上踏实做事,或参与公益,这才是真正的爱国。 对烟民来说,戒烟是最好的选择。专业的戒烟门诊和现代医学,能帮他们摆脱烟瘾,找回健康。 深圳卫健委的这篇文章,像一声号角,唤醒了那些长期沉默的人。这是对烟草“霸凌”的一次宣战,也是对健康中国的一次呼唤。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抽烟真能抽出军费来?戳穿烟草业的弥天大谎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