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277年蒲寿庚为了向元示好,命令儿子蒲师文杀了留在泉州的三千多南宋宗室子弟和数

1277年蒲寿庚为了向元示好,命令儿子蒲师文杀了留在泉州的三千多南宋宗室子弟和数万不愿意投降元朝的泉州人,蒲师文生性残忍,杀人是先砍掉手脚活活放血,为了斩草除根,南宋宗室女人和幼儿也一律处死。为了赵氏宗室墓室里的珍宝,还把赵氏宗室的坟全挖了,尸体被扔在旷野。 这一天,这座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的繁华都市,将会迎来它历史上最黑暗的时间。 巨贾蒲寿庚,这个深受南宋皇恩、执掌泉州港数十年的“土皇帝”,为了向强势的元朝投诚,竟然杀了千多南宋宗室子弟和数万不愿意投降元朝的泉州人。 提到蒲寿庚家族的成功,本就深深扎根于南宋的沃土。 他们的祖辈从遥远的阿拉伯地区经商而来,凭借对海上贸易的精通、多国语言的娴熟和精明的商业头脑,在重视商贸的南宋迅速崛起。 尤其在南宋后期,蒲家更是位极人臣,牢牢掌控泉州。 宋廷视其为臂膀,赋予其市舶司的重权,管理着珍贵的香料、瓷器贸易,蒲家船队的规模甚至凌驾于官船之上。 泉州赋予蒲家泼天的富贵和无上的权势,南宋朝廷,则是这一切的恩主。 然而,物极必反。 当蒙古铁蹄踏破南宋山河,1276年临安陷落,小皇帝宋恭帝投降,局面似乎已定。 但忠诚的南宋臣子不甘亡国,拥立年幼的宋端宗一路南逃,希冀在经营多年的泉州重整旗鼓。 当端宗的流亡船队历尽艰辛抵达泉州港外,满以为会得到这位“股肱之臣”的庇护和支持时,回应他们的却是紧闭城门。 蒲寿庚在那一刻,彻底暴露了他的选择。 他认为南宋气数已尽,他要用旧主的尸骨,作为通向新朝权力阶梯的垫脚石。 拒绝流亡朝廷入城,还远远不够。 要彻底赢得新主子的信任,必须纳上“血契”。 这些城内流淌着赵宋皇室血脉的人,以及那些宁死不降的普通泉州人,在蒲寿庚眼中,不仅是潜在的威胁,更是唾手可得的巨大财富。 他们身上,很可能藏着从临安宫廷带出的稀世珍宝。 一场精心策划的屠杀开始了。 蒲寿庚的儿子蒲师文,是一个远比其父更显凶残暴戾的人物。 在1277年的那个清晨,蒲师文率领着家族豢养的武装家丁和投降元朝的士兵,手持令牌,闯入城内赵氏宗室及不愿投降者的聚居区域。 一场惨绝人寰、泯灭人性的清洗上演了。 背叛者的疯狂并未止步于屠戮生灵。 贪婪驱使蒲师文将目光投向了虎头山上的南宋皇室陵寝。 他们公然掘开赵氏宗室的祖坟,撬棺毁椁,将随葬的金银珠玉、玉圭玉璧悉数掠走,甚至连死者身上披裹的金丝寿衣也尽数剥下。 为了震慑所有人,蒲师文残忍地将老石匠绑在祖坟的墓碑上活活烧死,并将其家人株连处决。 这些以海为生的船工、商户以及在宋为官的士人,曾因唾骂蒲寿庚“卖主求荣”而被其爪牙记录在案。 蒲师文将他们集体驱赶到泉州湾的大片滩涂之上。 这份用同族血泪、掘坟暴行和虐杀妇孺堆砌的“功勋”,确实换来了蒲寿庚想要的荣华富贵。 元朝建立者忽必烈接纳了他的投诚,不仅让他安然保住泉州市舶司的肥缺,还赐予其子世袭的高官厚禄。 在元朝统治时期,借助色目人的优势地位和朝廷的信任,蒲家权势如日中天,对闽南的海贸垄断长达近三十年,可谓富贵逼人,盛极一时。 然而,深重的罪孽不会随时间消散。 泉州人将蒲家的恶行暗刻在石碑上,藏于隐秘处,等待着昭雪的那一天。 历史兜兜转转六十年,元末天下大乱,高举反元义旗的义军攻入泉州。 积压了近一个甲子的滔天血仇瞬间爆发! 义军首要之事,便是查抄蒲家府邸,捣毁蒲家祖坟。尤其令人唏嘘的是,他们掘开了蒲寿庚的墓穴,将其骸骨拖出,执行了“鞭尸”之刑。 蒲寿庚常被视为“识时务”的典型,在历史转折点选择了“强者”。 但识时务者必须以无辜妇孺的惨叫为代价? 南宋待蒲家,恩同再造,使其从一个外来商贾成为掌控帝国命脉的实权人物。 蒲寿庚的回报,却是史上最卑劣的背叛与最血腥的清洗。 这种行为与“俊杰”毫不沾边,赤裸裸地暴露了其骨子里超越常理的贪婪与深入骨髓的残忍。 他的刀,不仅斩断了赵宋皇族在南方的最后根基,也深深斫伤了泉州这座伟大港口的信誉与灵魂。 建立在背叛与血腥之上的富贵,终将被历史的怒潮彻底吞噬。 主要信源:(人民网——“世界第一大港”泉州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