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鸟巢”要被拆除?2003年开工,耗费34亿占据北京黄金地段,每年维护费用高达8

“鸟巢”要被拆除?2003年开工,耗费34亿占据北京黄金地段,每年维护费用高达8000万,这座曾被外媒断言“注定荒废”的钢铁巨兽,如今到底是赔本买卖还是战略资产。 参考资料: 山东商报 奢侈成风难经营 鸟巢年维护费高达8000万 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中心位置,矗立着一座举世闻名的建筑——国家体育场,人们更习惯称它为"鸟巢"。 这座耗费34亿元打造的钢铁巨兽,自2008年奥运会以来,已经成为北京的新地标。 2003年12月24日,鸟巢正式开工建设。当时不少外国媒体都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样一座耗资巨大的体育场馆,在奥运会后很可能会荒废。 英国《泰晤士报》甚至预言:"这个造价惊人的钢铁怪物,最终将成为一座昂贵的空壳。"然而事实证明,鸟巢不仅没有荒废,反而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座由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建筑,采用了独特的钢结构编织造型。整个建筑没有一根立柱支撑,完全依靠4.2万吨钢材编织成的网状结构。 这样的设计不仅美观独特,更体现了中国建筑技术的突破。施工期间,超过1.7万名工人日夜奋战,克服了无数技术难题。 如今鸟巢每年要举办上百场活动。从周杰伦、张学友等当红歌星的演唱会,到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等国际电竞赛事,从大型商业活动到重要体育比赛,这里几乎全年无休。据统计,2023年鸟巢举办各类活动128场,仅靠门票收入和场地租赁就创收1.2亿元,扣除8000万元的维护费用后,仍有可观盈余。 更重要的是鸟巢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超过300万人次,为附近的餐饮、酒店、零售等行业带来超过10亿元的消费。以距离鸟巢仅500米的新奥购物中心为例,周末客流量是平时的3倍以上。 许多游客看完演出或比赛后,都会选择在周边用餐、购物,甚至住上一晚。这种连锁反应让整个奥林匹克公园区域都充满了活力。 当然鸟巢的价值远不止这些经。2008年8月8日晚8时,奥运会的开幕式让全世界记住了这座独特的建筑。 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那些展现中华文化的精彩表演,都已成为国人共同的记忆。记得开幕式当晚,全国有超过8亿观众守在电视机前,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当五星红旗在鸟巢冉冉升起时,多少人热泪盈眶。 鸟巢还见证了无数体育奇迹。2008年8月16日牙买加飞人博尔特在这里以9秒69的成绩打破男子100米世界纪录; 8月18日,中国体操队在这里勇夺9枚金牌。这些激动人心的瞬间,都成为体育史上的经典画面。2022年,鸟巢再次惊艳世界,成为首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开闭幕式的体育场馆。 鸟巢已经成为首都的重要标志。每年超过60万的游客前来打卡,留念。它不仅是体育场馆,更是一个文化符号,承载着国人的集体记忆。 虽然每年8000万元的维护费用看似高昂,但考虑到它带来的综合效益,这笔投入无疑是值得的。 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鸟巢的设计充满了创新。它的钢结构采用了"编织"的形式,既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又创造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这种设计后来被多国建筑师借鉴,成为21世纪标志性的建筑样式之一。在环保方面,鸟巢的雨水收集系统每年可以回收利用约6万吨雨水,用于场馆的清洁和绿化。 在运营管理上,鸟巢也开创了新模式。通过引入专业的商业运营团队,实现了场馆的高效利用。除了传统的体育赛事和演唱会,这里还举办过汽车展览、科技发布会、文化论坛等各种活动。这种多元化经营模式,为大型体育场馆的后续利用提供了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