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美局势可能发生大反转,最先超过美国的不是经济,而是这个方面 看这几年中美之间的

中美局势可能发生大反转,最先超过美国的不是经济,而是这个方面 看这几年中美之间的较量,很多人以为经济会是中国先超过美国的领域,可从军事领域的种种变化来看,事情可能不是这么回事。 先说说工业底子对军事的影响。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不是一天两天了,就拿造船来说,他们造船厂的工人平均年龄都快 60 岁了,焊个钢板还得靠老手艺,效率低不说,还经常缺零件。 去年有艘航母的电梯坏了,修了半年都没修好,就因为国会拨款迟迟不到位。 中国这边完全是另一个样,南北两个造船基地夜里都亮着灯,00 后技工操作着无人吊机造军舰,速度快得像 “下饺子”。 疫情那阵子更明显,美国连口罩都得求中国运过去,中国车企三天就能转产呼吸机,一个月把口罩日产能提到 1 亿只。 这种工业韧性用到造武器上,差距就更明显了 —— 中国占了全球 90% 的稀土加工产能,镓和锗的出口稍微收紧,美国五角大楼就得翻箱倒柜找替代品,而福建舰用的甲板钢、雷达芯片,全是自己产的。 再看军事力量的实际效能。美国在红海跟胡塞武装耗了大半年,派了航母,扔了不少导弹,结果人家该打还是打,自己反倒损失了几架无人机,最后灰溜溜撤了。 这事儿能看出点门道:美国的军事机器看着庞大,真遇到不按套路出牌的对手,效率其实不高。 中国这边虽然没怎么直接打仗,但出口给巴基斯坦的歼 10CE,在印巴冲突里实打实击落了印度的阵风战机。 关键不是单架飞机厉害,而是整套体系 —— 地面雷达、预警机和战机实时共享信息,飞行员按坐标发射导弹就行,这种体系化作战的思路,比印度那种靠单机性能硬拼的打法高明多了。 具体到武器装备和技术,两边的差距也在悄悄反转。 美国一直拿 11 艘核动力航母当底气,可实际上能随时出动的也就一半,剩下的不是在船坞里修,就是等零件。 中国没跟着他们拼航母数量,反倒在导弹上走出了自己的路。 东风 21D 在西太军演里一亮相,美国 “里根号” 连夜退了 500 海里;东风 17 速度超 20 马赫,美国的反导系统拦都拦不住,造价还不到航母的千分之一。 美国自己试射高超音速导弹,好几次刚飞起来就掉海里了,中国的东风系列却越造越全,连北斗导航都比美国的 GPS 好用 —— 西太平洋的渔船都用北斗找鱼群,美国军舰还老抱怨信号延迟。 后勤和战略层面的对比也挺有意思。 美国在全球有 70 多个海外基地,看着威风,可后勤补给得跨上万公里,在中东运个冰淇淋的成本都够买辆宝马,疫情期间航母水兵甚至得啃过期罐头。 中国不搞那套全球布武,反而把家门口的后勤搞得很扎实:高原哨所自建蔬菜大棚,南海岛礁能养猪种菜,真到需要的时候,三一重工能转产装甲车,比亚迪能造防弹板,连老干妈都有单兵自热套餐。 这种 “过日子” 的本事,用到打仗上就是实打实的韧性。 这么看下来,军事领域的赶超可能比经济来得更快。 美国还抱着 “航母霸权” 的老想法,中国却靠工业韧性、体系化作战和非对称优势一点点缩小差距。 不是说中国现在就比美国强,但照这个势头,军事领域先实现反超,还真不是没可能。 对此有网友表示,说军事先超,听着挺提气,但也别太飘,美国那航母再多,趴窝一半确实尴尬,可人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核弹头数量摆在那儿,海外基地也不是白建的。 还有的网友表示,咱这边 055 下饺子、东风导弹厉害是真的,但也得看到差距,航母数量还差得远,远洋作战经验更是短板。 还有的网友表示,不过最让人踏实的是工业底子,疫情时造口罩造呼吸机那速度,真用到军工上确实吓人,还有稀土这张牌,攥得挺牢。 那么到最后,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评论列表

德学知行
德学知行 2
2025-07-18 00:10
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加快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