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月亮]金灿荣教授称: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巴铁”,但更是美国的“巴铁”。这句话可能

[月亮]金灿荣教授称: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巴铁”,但更是美国的“巴铁”。这句话可能会颠覆许多人对中巴关系的认知。他的基本意思是,传统上巴基斯坦更加亲美,其精英阶层大多留美,且受美国思想的浸淫较深。而他们对中国的靠拢,则出于政治、经济等实际利益的需要,如对抗印度在南亚的霸权等。归根结底,国家之间哪有什么友谊和朋友,只有利用和利益。   大家习惯了说中国和巴基斯坦关系好到不可分割,可如果仔细去看,每一步合作和互动背后都有清楚的利益安排,特别是地缘政治这块。   巴基斯坦要在印度这个大邻居压力下站稳脚跟,就必须有个强大的靠山。中国这边实力一直在变强,对巴基斯坦来说,中巴合作就是最实际的选择。   两国在经济、军事、外交上都互相帮衬,但说到底,这种“铁”是因为共同的需求和现实考量。   可别忘了,巴基斯坦的精英阶层,大批人都是美国留学归来的。无论是做生意的、搞政治的,还是军队的高层,很多都上过美国的大学。   美国那套做事风格和想问题的方式,早就渗进了巴基斯坦各行各业。毕业回来后,这些人成为国家的决策层,想事情、搞政策、办外交,总是不自觉地参考美国的那一套。   巴基斯坦不只是看重谁跟自己走得近,还看谁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实惠。一段时间,美国需要巴基斯坦来抗衡苏联,在经济和援助上给得就很慷慨。美式武器、军事顾问、教育交流一样不少,巴基斯坦哪会拒绝?   可后来局势变了,美国要拉印度,中国实力起来,巴基斯坦就顺势往中国靠,但跟美国也从没彻底断过,反倒两边讨好,两边都占点便宜。   中巴经济走廊,现在说得很火热,给巴基斯坦带来的好处看得见,但私下里,许多关键岗位上的人,还是对美国有好感。   美国那边的政策调整,或者跟印度的互动,巴基斯坦往往也得跟着琢磨怎么应对。说到底,每一次选择,都是在算计怎么自己国家利益最大化。   这样来看,中巴关系很铁没错,但这种“铁”是现实利益的产物,不是天生的。像教授说的,国际关系所有的友好,最终还是围着资源、地缘、安全这些现实问题打转,真感情在国家层面几乎谈不上。   只有理解了这层关系,才能明白巴基斯坦既是中国的朋友,也是美国的合作对象,这不是两面派,而是一个国家怎么在大国夹缝里生存的现实写照。   国家之间的相处,很难有绝对的好恶,只有眼下谁对我有用,谁能帮我稳住局面。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是一整套复杂的利益考量和历史原因。   巴基斯坦“巴铁”这个标签好听,但背后少不了多重身份和利益盘算。对于这样的关系,到底应该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