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想钱想疯了!”2月,一对20多岁的年轻小夫妻,靠晚上出来拍违章车辆,然后再上传

“想钱想疯了!”2月,一对20多岁的年轻小夫妻,靠晚上出来拍违章车辆,然后再上传照片到平台,以此来赚钱,并且还挣的不少,直言一个星期自己轻轻松松都挣几万块钱。

据当时了解,这对二十余岁的夫妻主要在夜间行动,晚8点至凌晨2点成为他们的“黄金时段”。

他们选择城中热门商圈周边道路、老旧小区密集地带的巷弄区域,因为这些地方的车辆违停率极高,取证目标丰富。

一台加装手机支架的电动摩托车是主要工具,方便穿梭与快速移动,两部手机同时操作,一台用于拍摄取证,另一台即时筛选并上传照片至官方举报平台。

举报规则清晰明确,每张有效违停举报照片需包含清晰车牌、完整车辆轮廓以及明确可辨的违停路段特征。

这对夫妇分工明确,一人驾车灵活搜寻违停车辆,另一人快速跳下摩托拍摄。

据两人在视频中透露,其照片提交速度与精确度保证了极高的审核通过率,两人对区域的熟悉程度和效率使其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举报操作。

视频中,他们直言不讳地展示了平台后台收入记录截图,单日最高收入接近6000元,一周总收入稳超30000元门槛,这与他们同期本职工作微薄收入形成鲜明对比。

“熟练了就快,多的时候一晚上能拍几十单。”视频里语气轻松,这些直观收入数字正是点燃网络热议的关键导火索。

2025年恰好是中国多个大城市大力推行交通违法“随手拍”举报激励机制的节点。

深圳、杭州、武汉等智慧城市建设先进城市为缓解日益严峻的执法压力,将平台举报范围扩展至常见违法行为如违停、实线变道等,并加大资金补贴力度,旨在引导公众参与协助城市治理,每单有效举报奖励15-80元不等。

网友观点迅速分裂:支持者强调其收入源于官方明文许可,程序合法合规。

公民协助执法监督分担公共管理成本本就是此类平台的设计初衷,反对声音则尖锐批评举报者“钻制度空子”牟利,质疑此类行为侵蚀信任基础并诱发伦理困境。

拍照举报需依靠人与人之间的瞬间信任博弈完成,结果导向则是真金白银的经济回报。

有人担忧过度激励会催生“职业举报人”,使手段偏离公共治理本身,相关平台讨论区一时间充满了有关“是否缺德”“合理利用规则还是钻空子”的激烈争辩。

但有些网友却对此不屑一顾,尤其是那些被上传的人看到后,对其更是一片谩骂,并表示两人多管闲事,更甚至有人对其威胁。

这起年轻夫妻的“周入数万”事件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技术、公共管理与经济利益交织时的真实社会反应。

这场由数字平台激发、草根获利行为引爆的全国讨论证明,再先进的技术治理模式,落地仍需在效率与公平、规则与人性之间反复校准。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评论列表

阳光下你笑得灿烂
阳光下你笑得灿烂 4
2025-07-18 12:52
深圳有一个做这种事的被人拿砖头拍傻了
Maybe
Maybe 2
2025-07-18 13:07
挨打了吗[滑稽笑]
超级巡管
超级巡管 2
2025-07-18 15:19
这不对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道路交通领域的基本法律,为交通违规举报提供了基础性依据,各地制定交通违法举报奖励办法等通常以此为依据。
用户56xxx04
用户56xxx04 1
2025-07-18 17:16
有些城市夜晚路段是默许可以停车的,但是早上上班前得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