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兰亭序》压根不是行书,故宫这件书法揭露真面目,郭沫若的结论是对的! 书法史上有

《兰亭序》压根不是行书,故宫这件书法揭露真面目,郭沫若的结论是对的! 书法史上有一桩“悬案”,那就是“《兰亭》真伪”。虽然众所周知它是“天下第一行书”,但学界对此并不认可。它到底是不是行书、内容是不是王羲之所写、如果伪造那么伪造者是谁?这些问题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有书家在考证了。 自南朝至唐代,各种典籍中收录的《兰亭序》,字数不一、言辞也有出入,很明显修改过。萧翼赚兰亭,赚到的是正版的《兰亭序》吗?这也有人怀疑。 所以,宋太宗命王著编修《淳化阁帖》时,王著索性不收此帖。南宋姜夔提出:“梁武收右军帖二百七十余轴,当时惟言《黄庭》《乐毅》《告誓》,何为不及《兰亭》?” 到了清代,李文田总结前人观点,认为《兰亭序》内容不可信、书法不符合当时的书风、文章中表达的情感基调也与“兰亭雅集”不符。他得出结论“《兰亭序》是后人伪造的。”这些古人的观点只等考古实物出土以证明了。 上世纪五六十代,南京发现了不少东晋大墓,出土了不少书法文物,郭沫若根据这些实物证据,发表了《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正式从学术角度否定了《兰亭序》是行书的观念。 他认为南京出土的东晋《王兴之夫妇墓志》《谢鲲墓志》与《兰亭序》的成熟行书风格差异显著;内容的消极论调,与王羲之积极入世思想相悖。 文中“之”字重复20余次,与东晋南朝文章“字有同处,创为别体”的规范不符,更接近隋唐人模仿痕迹。郭沫若推断《兰亭序》实为智永和尚依《临河序》伪造。 无独有偶,故宫珍藏着智永的《草书兰亭序》,通篇古雅隽永,有《十七帖》余韵,郭沫若认为,这才是最接近原版的《兰亭序》。《草书兰亭序》也即《兰亭八十刻》,智永一生研究《兰亭序》数十年,此本就是他的临摹之作。 此作承王羲之笔法精髓,又显个人风貌。笔法上,中锋行笔,笔画圆劲,提按含蓄,连笔劲挺不飘。 结字遵循草法却不拘泥,时而紧凑,时而舒展,欹侧中见稳。字距匀、行距畅,如行云流水,自然从容。其草法规范,为学草“捷径”,米芾赞其“精熟过人,妙处不减逸少”。 《兰亭八十刻》为明拓宝鸭斋版,白纸挖镶裱蝴蝶装,共四开半,每开纵23厘米、横9厘米,递藏有序,曾为宋濂、张伯英、容庚所有,1970年捐给北京故宫,启功称赞它是“入晋学王一大关窍”。 而今,我们将此作进行了博物馆级的超高清1:1复制,并添加释文一一对应,便于您临摹和欣赏。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智永草书兰亭序(兰亭八十刻)北京故宫藏超清微喷复刻手工经折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