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的话,中美俄要联合起来收割印度了!眼下国际形势挺有意思,中美俄这仨大国,平时吵吵闹闹、互相较量挺厉害,但回过头来看,它们仨在世界上这“上三常”的地位,好像还挺稳当。 印度从疫情后强势反弹了经济,已经挤进了全球经济的前几名,国际场合上印度说起话来也越来越自信,还很巧妙地在各种圈子里游走。 跟美国搞战略伙伴关系,吃上了防务和高科技的红利;同时还保留着跟俄罗斯的老交情,在油气和军备上依然深度合作;对中国既提防又合作,既有边境矛盾,也还想着维持正常生意。 这种灵活的“多边平衡”让印度表面上选项很多,似乎不容易被拉拢成谁的“铁杆”,但现实里在三大国面前,印度并没有太多话语权。 每次涉及南海、台海等敏感地缘问题的时候,美国拉着印度一起出镜,外界感觉两国铁得很,可美国的核心利益始终以自身为主,一旦局势发生大转变,比如美中突然在某个领域达成默契,或者美俄完成了新的利益交换,美国对待印度的热情说淡就会淡。 美国还经常拿市场、关税或者高科技出口设卡,利益摆在第一位,印度表面上与美国共进退,实际上依然得防备被随时“调整优先级”。 中国在南亚搞基建带动“朋友圈”,背后就是通过经济和所谓“一带一路”联动,影响周边格局,还重点扶持巴基斯坦制衡印度,虽然中印两国边境关系时有摩擦,但中国也没把事情做绝,双边贸易体量巨大,产业链合作深入。 印度主要武器装备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俄罗斯,两国之间的战略互信也维持得不错,俄乌冲突爆发时,印度还被西方批评“太亲俄”,因为印度抓住时机,用较便宜的价格大量采购俄石油。 中美俄三国表面上各有各的算盘,明争暗斗不少,可真到了关键时刻,往往还有协调、合作的空间,中俄能联手在金融、能源、全球治理中挑战美元霸权,增加彼此的谈判筹码。 美俄虽然乌克兰这档子事闹得不可开交,但背后也都有在找台阶缓和,中美关系同理,有竞争但也要防止失控,三国彼此之间是彼此的对手,但更清楚“顶流”之间不能轻易把游戏玩坏。 三强的霸主地位至少目前还很难被撼动,印度的崛起固然可期,但现实压力更大,大国游戏里没有纯粹的朋友,只有利益,只能更小心地把自己的盘子守住。 扩大战略主动权,扎实基础,少受外部风向影响,是印度接下来最大的考验,如果做不到只能在中美俄的棋盘上,时而充当主角,时而沦为“被收割”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