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当然知道美国一直通过走私获得稀土,可从 2018 年到 2025 年春天,为啥基本都是冷眼旁观呢? 其实这里面有更深层的战略考量。稀土这东西有多重要?它是高科技产业和军事工业的 “维生素”,从手机、电脑到导弹、雷达,样样都离不开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掌握着供应链的关键地位。美国虽然也有稀土矿,但几十年来主动放弃了本土产业,把 “王牌” 拱手让给了中国。现在美国想重建供应链,得花 15 年时间和 1200 亿美元,还得面对人才断层的问题 —— 全美搞稀土研究的专家不足百人,而中国相关工程师超过 10 万人。 美国也知道自己离不开中国稀土,所以想出了不少歪招。比如打造独立定价体系,给稀土矿商补贴,高价采购稀土;回收旧电子产品提取稀土,但回收率太低;还有通过第三国转运,绕过中国出口限制。就像 2024 年,美国从泰国、墨西哥进口的锑氧化物突然暴增,比过去三年加起来还多,可这俩国家根本没那么大的冶炼能力,明摆着是中国稀土绕道过去的。中国海关也查获了不少走私案件,有的把稀土伪装成 “瓷砖胶”“化妆品原料”,甚至拆成小包裹申报为 “电子元器件”。 那中国为啥不狠狠打击走私呢?其实不是不管,而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稀土就像一张 “王炸”,得在关键时刻打出去才能发挥最大作用。中国这些年一直在调整稀土政策,2010 年就曾限制稀土出口,导致国际市场价格飙升,让美国尝到了苦头。但之后中国又允许一定程度的出口,维持市场稳定,同时保留反制手段。美国在这段时间对中国发起贸易战、技术封锁,中国需要保留稀土这张牌,在谈判桌上增加筹码。 中国稀土储备丰富,加工技术更是全球领先。就算美国通过走私获得一些稀土,也改变不了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现状。中国不仅有稀土矿,还掌握着从开采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美国就算能挖到稀土矿石,也得送到中国来精炼,才能变成能用的材料。这种依赖短期内根本无法改变。 而且,打击走私成本高、效率低。走私稀土风险大、成本高,数量也有限。中国与其花大力气打击走私,不如通过出口配额、环保标准等间接控制市场,同时保留稀土作为战略储备。中国还加强了对稀土出口的监管,建立全链条数字化追踪系统,严查异常出口。一旦发现走私,就依法严惩,甚至吊销进口资质,列入黑名单。 美国虽然也在找替代来源,比如和澳大利亚、缅甸合作,但这些项目进展缓慢,成本高昂。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虽然在马来西亚建了新厂,但产能有限,根本无法替代中国。美国还想通过 “印太稀土联盟” 拉拢其他国家,但这些国家的稀土产业基础薄弱,短期内成不了气候。 总的来说,中国对美国走私稀土采取 “冷眼旁观” 的态度,是为了保留稀土作为 “王炸” 筹码。中国知道,美国离不开中国稀土,就算走私能解一时之急,也改变不了长期依赖的局面。中国通过适度容忍走私,让美国产生依赖,同时加强自身储备和技术优势,等待时机成熟,再打出这张牌,在国际谈判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这就是中国的战略智慧,用稀土这张牌,在全球博弈中掌握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