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灯火璀璨的五星级酒店,如今竟在门廊边搭起了简朴的摊位。这并非特例,当消费降级浪潮席卷街头巷尾,酒店业被迫放下姿态——将精致的堂食菜品,直接搬到了路边,价格更是“腰斩”示人。 济南一家酒店的董事长坦率直言:30余款精选菜品,原价28元一碗,如今在寒来暑往的街边只卖12元,合理之至。没有华丽装潢覆盖成本,空调不必运转,服务人力减半——只需花费24元购得两份菜,足以喂饱三口之家。烟火散去,一日的销售奇迹却惊人达到十二三万元。 门前顾客排起长队,恰恰是百姓对酒店品质的无声信赖。朋友聚餐?轻轻松松提走几样酒店佳肴,在家简单摆盘即成体面一桌,既省荷包又显心意。 然而争论已在网络掀起热潮: • "凭什么外卖打包还得加钱?不占座、不费人力,价格竟与堂食一样!多年冤屈今朝吐。" • "路边'价格刺客'才真该慌!无租金压力却漫天要价,卫生更堪忧——这波必须支持酒店烟火气!" • "小店危矣!酒店如此'贴地飞行',小本餐饮哪能招架这'降维打击'?岂非赶尽杀绝?" 这一幕幕喧哗只道出朴素真理: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经济高歌时,是大众支撑起繁荣餐桌;市场低徊处,亦靠百姓双手捧出路边生机。无论殿宇高堂还是巷陌市井,偏离了人民的需求与呼声,终如无根之萍,何以久存?唯有深深扎根于那最广袤的群众土壤,才能熬过这场消费寒意。 万物生长于大地而非悬浮空中,商业生命亦不例外。当生存的压力迫使高堂摘下冠冕,走向街头寻求人间烟火时,它揭示了一条永恒之道:无论身居云端还是脚踏土地,真正不朽的根基,永远在万千群众朴素坚韧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