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印度问题专家成锡忠最近抛出一个尖锐观点:中印之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领土争议问题。
这位西南政法大学特聘教授、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强调,一旦我们承认争议存在,就等于变相承认了那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中印边界绵延约2000公里,从未正式划定。
中国外交部数据显示,双方有约12.5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地区。
但成锡忠对此断然否定:“既然中印边界从未划定,哪来的争议?”
在他看来,所谓争议完全是印度单方面制造的伪命题。
近年边境冲突的根源清晰指向印度2019年的动作——莫迪政府修改宪法,公然在中国领土上设立“拉达克中央直辖区”。
这一举动彻底撕毁了双方多年协议,将边境和平推入险境。
成锡忠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印西段实控线本无争议,班公湖位置早有惯例,是印方突然北扩才引爆危机。
当国内专家引用“12万平方公里争议区”数据时,成锡忠的回应斩钉截铁:这些土地全是中国的。
他依据的是历史事实与传统边界线——印度不仅未遵守2020年6月6日首轮军长级会谈达成的撤军共识,反在加勒万河谷暴力袭扰,最终导致流血事件。
他痛心于印度士兵的无谓伤亡:“生命宝贵,印军何必试探中方底线?”
但更令他愤慨的是,印度至今未改“前推政策”。
高原气温回暖之际,印军极可能再次越界,让脆弱缓和化为乌有36。
对于近期热议的“高志凯线”——即主张以恒河为界划分中印领土——成锡忠并未简单否定。
他认为这一构想绝非信口开河,而是深植于历史与地理依据。
公元647年,唐朝使臣王玄策在恒河北岸大胜后树立铁碑,昭示中原王朝对该区域的历史辐射力。
若印度能威胁切断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水源,中国同样有理由对恒河上游雅鲁藏布江行使主权。
成锡忠唯一要求高志凯澄清的是:边界究竟划在恒河分水线、北岸还是南岸?若以南岸为界,恒河全流域归属中国便顺理成章。
成锡忠对印度的批评直指本质:该国长期混乱的根源,正是它强占了远超管理能力的领土。
既然无力治理,何不将土地归还原主?
印度国内对华策略的矛盾暴露了其混乱:一面煽动抵制中国商品、撕毁企业合作;一面又拒绝特朗普“调解中印争端”的提议,宣称要“自主解决”。
这种战略精分背后,是美国趁乱渔利的野心——蓬佩奥一边指责中国“制造紧张”,一边拉拢印度构建反华同盟。
可惜印度忘了:美国远在天边,中国却是搬不走的邻居。
成锡忠的核心立场始终如一:中国领土不容谈判,印度越界必遭反击——1962年与2020年的冲突已证明,印军在中国军队面前不堪一击。
他虽同情印度普通士兵,但态度明确:若印军再犯,解放军必将“坚决驱赶”。
边界问题本不该阻碍两国发展大局,然而当印度执着于扩张时,所谓“争议”只是侵略的遮羞布。
恒河能否成为新界标尚未可知,但可确定的是:中国的底线,从不靠别人承认而存在。
简单说就是:一条没画过的线,印度硬说该往北挪;一片没丢过的地,我们何必陪它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