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解放太原时,原本胜利指日可待,中央为何突然下令停止进攻

太原战役从1948年10月5日开始,到1949年4月24日结束,前后长达6个月之久,是解放战争中时间最长的城市攻坚战。

其实,打这么长时间并不是我军能力差,而是中央军委的战略考虑,是为了留住北平的傅作义。

早在1948年11月中旬,太原战役的第一阶段就已经胜利结束了,太原成了一座孤城,被解放已经指日可待,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中央军委突然下令:停止进攻,就地休整。

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就在太原战役打得正激烈的时候,中央军委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情报:蒋介石正在命令北平的傅作义率部南下,放弃北平和天津。

当时,辽沈战役已经结束,东北野战军正准备入关,蒋介石认为,如果太原失守,阎锡山的部队被消灭,华北就只剩下傅作义的部队了,根本不是解放军的对手,因此,就命令傅作义放弃北平,率军南下,保存实力。

但是,我军并不希望傅作义南下,第一,我军正准备策划傅作义和平起义;第二,即使傅作义不起义,东北野战军即将入关,再加上华北军区的部队,消灭傅作义的部队也是很有把握的;第三,淮海战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如果傅作义的几十万大军南下,将会给华野和中野带来巨大的压力,很可能会改变淮海战役的走向。

因此,中央军委为了留住傅作义,就作出了两个决定,一是立即停止进攻太原,让傅作义不至于“孤立无援”;二是下令东北野战军停止休整,立即入关,堵住傅作义部队南下的道路。

其实,傅作义本人也并不想南下,因为他深知蒋介石的为人,自己不是他的嫡系,如果去了南京,很有可能会被蒋介石剥夺兵权,狼入虎口。

因此,当得知我军的这两个决定后,傅作义其实也是在心里长出了一口气,这样就有理由不执行蒋介石的命令了。

果然,在我军的双管齐下作用下,傅作义最终选择了和平起义,保住了北京这座千年古都。

直到平津战役结束后,毛主席才再次下令攻打太原,最终在1949年4月24日攻克太原,解放了整个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