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狠的帝王莫过于朱元璋吧。这位从乞丐到皇帝的传奇君主,其统治手腕以狠辣著称。开国名将蓝玉的命运便是典型注脚——当年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压境时,他率三万将士死守城池,为朱元璋守住根基;待明朝建立后,却因"谋逆"之罪被处以极刑,连族人都没能幸免。这段公案看似是帝王对功臣的卸磨杀驴,实则撕开了权力场最血腥的真相:在帝国统一的华彩乐章下,功臣的鲜血往往被谱写成无声的注脚。
蓝玉为何弃陈友谅而选朱元璋?这位沙场猛将的选择,绝非乱世中的天真押注。当年他投奔时,朱元璋还只是割据一方的诸侯,而陈友谅已坐拥长江中游的庞大势力。但陈友谅治军全凭武力镇压,麾下派系斗得你死我活;反观朱元璋,虽穷得揭不开锅,却能让刘伯温这样的奇才辅佐,推行军屯制度让士兵吃饱饭,更懂得收拢民心。蓝玉这样的聪明人岂会看不透?跟着陈友谅,迟早要死在内斗里;投奔朱元璋,至少还能看见"讲道理"的活路。
只是这乱世择主如同赌局,蓝玉押中了前半场的胜负手,却未算尽终局的凶险。朱元璋坐稳江山后,曾经的生死兄弟都成了必须拔除的隐患。蓝玉大概到死才明白:在帝王眼中,功臣的忠诚永远比不上皇权的稳固。当刀斧落下时,他守护的早已不是那个并肩作战的朱元璋,而是一个需要铁血维护的王朝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