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你看1941年重庆照片中这位,王世杰。那会儿他可是老蒋跟前的大红人,当的是国民党

你看1941年重庆照片中这位,王世杰。那会儿他可是老蒋跟前的大红人,当的是国民党宣传部的头儿,管着全国上下的“笔杆子”和“嘴巴子”。

他出身名门,留学伦敦大学和巴黎大学,拿到法学博士,当过北京大学教授、武汉大学校长,后来还任教育部部长、宣传部长、甚至外交部长,参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谈判与签署。从外表上看,他像极了民国时期的学者风范:见多识广、言谈得体。

然而,他的角色并非纯粹的学者。坐稳宣传部部长的位子后,他的任务是为国民党政权“美颜打光”,无论重庆遭受重创、百姓苦不堪言,王世杰都要通过机关报、新闻机构不断高呼“抗战形势大好”“领袖英明”“必胜信心”。虽说宣传抗战是本职,但其内容往往选择性掩盖内部动荡与不平等 。

重庆是抗战陪都,空袭频繁,百姓苦苦支撑,可那些宣传机器依旧打着稳定军心的旗号,夹杂着一股“忽视真实苦况”的光鲜幻象。王世杰的“文化人外衣”并未掩盖他帮旧政权抹脂补光的本质,使得公众对蒋介石政权的信任与支持被宣传过分放大。

总之,王世杰就是那个把自己塑成“大学者”的国民党高官,掌握传播大权,却背负着用真实包装虚假的责任。他不是仅仅讲道理的学者,而是肩负政治任务的宣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