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外蒙古庆祝建国2234周年,追溯至公元前209年匈奴时期

外蒙古近期庆祝建国2234周年的消息引发关注,按这个时间推算,其建国起点被追溯到了公元前209年。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一年正是冒顿单于统一匈奴各部的时间,当时中国正处于秦朝末年天下大乱之际,汉朝建立者刘邦还在沛县起兵初期。

这种将历史起点与古代匈奴部族关联的算法,让不少人感到疑惑。匈奴是古代北方的游牧部族,与现代外蒙古的民族构成、历史传承存在本质区别,将两千多年前的游牧政权直接等同于现代国家历史,在史学界缺乏严谨依据。

历史学界普遍认为,现代国家的形成是近代以来的政治概念,与古代部族政权有着明确的时代界限。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有着连续不断的历史记载和考古实证,从夏朝算起有近四千年文明史,从秦朝建立统一王朝至今也有两千多年,但从未将古代部族历史直接等同于现代国家纪年。

这种过度追溯历史的做法,本质上是对历史概念的混淆。匈奴作为古代欧亚大陆的游牧政权,其疆域和族群不断变迁,与现代外蒙古的地理范围、民族构成并非直接传承关系。若按此类算法,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历史纪年都将陷入混乱。

历史需要尊重客观事实,现代国家的历史叙事更应建立在严谨的史学研究基础上。将古代部族历史强行嫁接为现代国家纪年,不仅缺乏学术依据,也容易引发历史认知的混乱。对于文明古国而言,真正的历史自信来自于对历史的正确认知,而非无依据的年代追溯。

评论列表

汉朝军队北抵瀚海而还
汉朝军队北抵瀚海而还 15
2025-08-10 22:29
两千多年前,汉朝和匈奴在漠北打了一场大仗,汉朝的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带领汉军打败了匈奴,从那以后,匈奴再也没能回到以前的强大,一蹶不振,甚至连匈奴这个人种都消失了,北方草原上的蒙古族人,自称是匈奴人的后代,但是法医把蒙古族人的生物基因,和匈奴古墓葬里匈奴人的生物基因进行比对,发现竟然没有关联,研究匈奴历史的专家也感叹,古代匈奴人他们后来究竟去了哪里。
汉朝军队北抵瀚海而还
汉朝军队北抵瀚海而还 9
2025-08-10 22:28
西汉元狩四年(前119年)春,二十二岁的霍去病率五万骑兵,出代郡、右北平郡,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大破匈奴军,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汉军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汉军又在姑衍山(今蒙古国肯特山以北)举行了祭地禅礼,汉军兵锋直抵北海(又称瀚海,今贝加尔湖),此役,汉军斩首七万四百四十三级,经此一战,原本在汉初一直对汉朝形成威胁的强大匈奴,在汉军的猛烈攻势下逐渐瓦解,最终四分五裂,淡出历史舞台,成为过去。
王雨
王雨 6
2025-07-24 08:47
可惜陕西省没搞纪念匈奴投降二千周年。

也是醉了 回复 08-16 19:11
反正外蒙跟前期的匈奴没关系,只是和留在外蒙的匈奴有些关系,有一部分西征,西征的匈奴跟他没有一点关系。反而跟我们有很大的关系,同根同源。

什洛_西江
什洛_西江 2
2025-08-15 07:39
南棒嫖客给的是多啊这么迎合南棒口味。
汉朝军队北抵瀚海而还
汉朝军队北抵瀚海而还 2
2025-08-10 22:28
西汉前期的汉匈战争中,匈奴总是集中兵力突然进攻,来去如风,使汉军难以组织反击。因此,汉王朝长期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到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对匈奴的军事组织状况有深入的了解,他们在对匈奴作战时,并不组织数十万大军打堂堂之阵,而是组织数万骑兵长途奔袭,直捣匈奴王庭,这样的战术,使得匈奴来不及召集,分散在草原上放牧的男性青壮年,组成庞大军队,至于保卫匈奴王庭的亲军卫队,也难以抵抗数万汉军骑兵的直指进攻,而匈奴王庭指挥部一旦被打垮,匈奴汗国就无法再组织起有效的反击。所以,卫青、霍去病在对匈奴作战中总能取胜。
汉朝军队北抵瀚海而还
汉朝军队北抵瀚海而还 2
2025-08-10 22:29
22岁的少将军霍去病,他率领汉军向漠北深处进兵,在第三次讨伐匈奴的战争中,他又一次擒贼先擒王,他俘获了匈奴汗国的单于单桓,以及相国等高级将领,斩首3万多颗级,还受降了2500人。少将军霍去病率领汉军,一直向北打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方才班师还朝返回长安,汉史书记载:这支汉军北抵瀚海(贝加尔湖)而还,霍去病他给自己的军事战术起了个名字,叫做——鹰击。
江渐月
江渐月 1
2025-07-22 22:20
希望有朝一日他能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