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最铁的"票仓"台南学甲区,百姓家里停电整整6天没人管,里长在网上哭天抢地求助,结果等来的不是抢修队,却是台当局一句轻飘飘的 "实验性救灾"。这事要是搁在大陆,早就被网友骂上热搜了,可在台湾,民进党居然还能把黑的说成白的。 2025年7月6日台风“丹娜丝”过境后,将整个台南地区的电线杆吹得东倒西歪,超4.8万户停电,尤其是学甲区,因地势低洼,连续六天陷入黑暗中,居民求助无门,政府还不管不顾,当地居民的生活陷入困境。 更令人痛心的是,一位88岁的老妇因停电点蜡烛引发火灾不幸身亡,她的儿子在采访中哽咽表示,中心区早已恢复供电,只有他们这些中低收入户还在黑暗中挣扎。 面对如此严重的灾情,台当局的反应却令人心寒,赖清德直到灾情发生四天后才视察台南,结果被灾民当面指责“你来太晚了”。 当民众请求调动台军协助清运垃圾时,赖清德却抛出“不能全靠军队,要善用民力”的言论,甚至编造“台军不能进民宅”的谎言。 事实上,台湾现行规定明确指出,重大灾害时部队应主动协助救灾,这种推诿责任的做法,让灾民们心寒不已。 民进党之所以能将黑的说成白的,与其长期控制媒体和舆论密切相关。 绿营媒体如“三立”“民视”等主导了岛内舆论,它们与民进党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舆论引导选民,将责任转移。 例如,在这次停电事件中,绿媒将责任归咎于蓝营,编造“电线杆倒塌是因蓝白砍掉预算”的谎言,而对民进党当局的救灾不力却避而不谈。 此外,民进党还通过“1450网军”在社交媒体上操控舆论,压制不同声音,形成信息茧房。 此外,民进党长期以来的政治操弄也是其洗白的关键。 在灾情发生的同时,民进党正倾尽全力推进“大罢免”,试图通过政治斗争转移公众注意力,他们将资源投入到政治内耗中,而不是用于救灾,这种“救灾让位于政治”的操作,让灾民们愤怒地质问“民进党拿我们的选票当废纸吗?”。 更值得注意的是,民进党在台南学甲区长期存在的政治腐败问题。 此前有报道称,民进党前中执委郭再钦及光电厂商蔡清旭等人在学甲埋炉碴污染农地,不法获利高达21.6亿元,还用人头买地、诈贷3亿多元,这种腐败现象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最终在灾害面前暴露无遗。 在这种政治生态下,即使发生严重的民生危机,民进党依然能够通过控制媒体、转移焦点、推卸责任等手段维持其支持率。 学甲区的选民虽然在灾害中受苦,但由于长期受到绿营意识形态的影响,部分人仍然选择支持民进党,这也反映了台湾蓝绿对立的深层次问题。 总之,台南学甲区停电事件暴露出民进党当局重政治、轻民生的本质。他们通过控制媒体、操控舆论、转移焦点等手段,将黑的说成白的,掩盖自身的失职和腐败。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台湾长期存在的政治生态问题和蓝绿对立的社会现实。在这种环境下,民生问题往往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而普通民众的利益却无人真正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