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接收二十万越南难民的故事
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成千上万的人慌忙逃命,坐船冲向香港这个相对安稳的地方。香港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看到这些难民,政府一开始还挺大方,给了身份,安排住处,甚至让他们自由进出。难民营里生活虽然苦,但至少有饭吃,有地方住,很多越南华人还找到了工作,日子看似有了希望。
可好景不长,难民数量激增,香港开始收紧政策,难民营变成了封闭的牢笼,生活条件恶劣,出不去,心情也越来越糟。政府搞了甄别政策,只有政治难民能留下,经济难民得回越南。难民们不服气,逃营、偷渡、被遣返又回来,闹得满城风雨。难民营里生孩子的数量惊人,大家都说他们“吃饱了就生”,其实背后是无奈和绝望的表现。
这些难民的后代在香港长大,有的融入社会,有的却成了边缘人,甚至有人走上激进路线。身份认同混乱,社会支持不足,贫富差距大,怨气积累成了隐患。越南难民改变了香港的人口结构和文化,但也带来了资源紧张和社会矛盾。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香港还得认真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