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国际棋局中,印度与俄罗斯这对传统伙伴各自遭遇“黑天鹅”,促使其策略出现显著转向。 印度遭美关税重拳,医药出口蒙尘 依赖纺织品和药品出口的印度,突遭特朗普政府精准打击——针对其“抗癌药物”加征15%关税,美方指控其“知识产权不达标”。这一纸政令,瞬间令印度药企近十亿美元订单蒸发,支柱产业遭受重创。 俄援难期,印俄军购陷僵局 屋漏偏逢连夜雨,当印度急需声援时,盟友俄罗斯却深陷自身困局,无暇他顾。备受关注的S-400防空系统军购案,俄罗斯一改往昔优惠,强硬要求印度全额预付且仅收卢布。印度卢布储备告急,提出折中方案——以人民币结算,竟遭俄方长达数月的犹豫拖延。昔日伙伴在关键支持上的缺位,令印度清醒。 俄急切东进:能源与粮食绑定中国 自顾不暇的俄罗斯,正以前所未有的热切拥抱东方。最近的高层北京会晤成果丰硕: • 能源升级: 双方达成协议,将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年输送量大幅提升近三分之一,从380亿立方米跃升至500亿立方米。 • 去美元化提速: 未来三年,俄罗斯承诺在能源交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比例狂飙至80%。 • 粮食新通道: 俄罗斯小麦正加速涌入“中欧班列”这一“钢铁驼队”,去年运抵中国的总量激增超一倍。 印度转向务实:寻求合作破局 感知寒意的印度,也在积极调整对华策略: • 外交破冰: 外长苏杰生时隔多年,高调宣布访华规划。 • 边境升温: 中印关键的乃堆拉山口边贸全面重启,交易额在短时间内迅速冲破2亿元人民币大关。 • 投资搭桥: 更有战略意味的是,印度主动“示好”,希望参与中国主导的亚投行新项目(如孟加拉国港口扩建),意图在基建投资领域寻求深度捆绑。 面对西方的压力与内部困局,印俄两个大国不约而同地开始在东方的版图上重绘战略蓝图。 无论是俄罗斯的“能源换市场”,还是印度的“合作破冰”,向中国靠拢已成为其突破封锁的共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