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唯独在我们中国,电商彻底干趴了实体店?这么说吧,同样的东西,网上卖300,实体店卖800,就问你买谁的?欧美国家的人,有大把时间逛商场,而我国有很多人一天工作超10小时,动不动就是996、白加黑,哪有时间逛实体店? 电商平台天生就带着 “价格屠夫” 属性,实体店得交租金、养员工、付水电,这些成本全摊在商品价格上。就拿一双运动鞋来说,实体店可能要卖到 800 块,可在电商平台,同样的款式 300 块就能拿下。 而且咱们中国很多人工作节奏快得飞起,996、白加黑是常态。2024 年 6 月,我国劳动者周平均工时达到 48.6 小时,超过 “六天八小时” 工作制。济南的调查显示,四成受访者周工作时间超过 48 小时,住宿餐饮、交通物流等行业的从业者周工作时间更是高达 52.9 小时和 51.8 小时。这么长的工作时间,哪还有精力去实体店慢慢挑选商品?反观欧美国家,德国员工年平均工作时长仅 1036 小时,换算成每周大约 20 小时,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享受逛商场的乐趣。 紧接着,物流和支付的发展也给电商插上了翅膀。中国的快递业务量那叫一个猛,2025 年上半年就超 950 亿件,快递网络覆盖全国,很多地方都能做到次日达甚至当日达。你今天在网上下单,明天东西就送到家门口,这速度实体店根本比不了。而且移动支付的普及,让线上购物变得无比便捷,谁还愿意在实体店排队结账? 有人可能会说,实体店也在降价啊,像永辉、盒马都推出了折扣店。可实体店的运营成本摆在那儿,就算降价,也很难降到和电商一样的水平。而且电商平台的流量大、用户多,商家能通过薄利多销赚到钱,实体店却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