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地评线]河声丨用好“凉”策,答好高温“烤”验的民生卷

近期,全国多地持续遭遇高温“烤”验,部分地区气温突破40摄氏度。高温酷暑环境下,户外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如何安排?高温津贴如何发放?权益受损如何举报?工作中中暑能否认定为工伤?用好“凉”策,加强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保障,是必须全力以赴答好的民生考题。

每到盛夏,如何积极应对高温“烤”验,都会成为关注的热门话题。近段时间,我国多个省份出现40℃以上高温天气,多地发布高温预警,中暑人群增多,西安、武汉、青岛等地已出现热射病病例。在这样的极端天气下,仍有劳动者坚守岗位,他们的身影成为城市中一道别样的风景。项目第一线,建筑工人挥汗如雨、辛勤工作,为创造美好生活添砖加瓦;大街小巷中,环卫工人起早贪黑辛勤清扫,用心守护城市洁净……“桑拿天”“烧烤天”之下,他们以汗水诠释责任担当,书写着不服“暑”的奋斗荣光。用好“凉”策,切实保障劳动者“清凉权益”,不仅是在呼应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的关怀,也能让每一份辛勤付出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

加强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保障,体现的是政策的刚性,彰显的是社会的温度。早在2012年,人社部等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了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做好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的职责和要求,从制度上织密高温劳动的保护网。与此同时,在《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第一项就是中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这就要求相关地方与单位把问题想在前面,用好“避”的办法、“防”的措施、“补”的方式,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高温天气下劳动者心坎上,合力为他们遮阳解暑。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炎炎夏日感受到社会的清凉,让每一个普通劳动者奋斗得更踏实。

关怀劳动者就是关怀生产力,保护劳动者权益就是保护生产积极性。为高温“烤”验劳动者遮阳解暑,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四川省成都市印发通知,要求用人单位严格执行高温天气室外工作时间规定;江苏省南京市开通12333热线、高温津贴投诉二维码等多个通道,方便劳动者维权;陕西省人社厅明确重点检查对象,加强对存在高温作业岗位用人单位防暑降温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当前,各地各部门正积极作为应对酷暑考验,切实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多一点将心比心,多一点换位思考,以服务群众实效打动人心、温暖人心、影响人心、赢得人心,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凝聚力、向心力才能更加凸显。

奋斗成就梦想,劳动铸就辉煌。一个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社会,要把减少对劳动者的健康危害、保障其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当我们在空调房里躲避酷暑之时,请不要忘记这些直面“烤”验的劳动者们。他们用“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什么叫坚守付出、什么叫敬业奉献,他们值得掌声与喝彩。高温天气只有较短一段时间,但对劳动者的关怀应该是长久的。面向未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给予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更多更实在的支持,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不折不扣送到他们手中,才能真正为夏日里的他们撑起绿荫、带来凉爽,让每一滴汗水都得到呵护和珍惜,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大河网河声评论员丁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