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地评线]河声丨以党的引领铸城市之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人民生活的家园,更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重要舞台。近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必须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

党的领导,是城市发展的“定盘星”。城市发展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为我国城市发展作出顶层设计、总体规划,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将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到城市建设各方面全过程。回望这些年,从雄安新区“一张白纸”上的精心描绘,到老旧小区改造中的温情落笔;从城市规划的宏阔布局,到背街小巷的精细治理,无不印证着一个深刻道理:城市发展往哪走、怎么走,关键在党。就像交响乐团需要指挥统一节拍,城市建设同样需要党来把准方向。正是因为有了党的全面领导,城市发展才能跳出“重面子轻里子”的误区,避开“重速度轻质量”的陷阱,始终沿着“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方向稳步前进。那些老旧小区改造中居民绽放的笑容,那些口袋公园里老人孩童的欢语,都在印证:党的领导是城市发展最可靠的保障。

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金钥匙”。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考验的是统筹协调的真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这“两个统筹”正是党的领导优势在城市治理中的生动体现。近年来,从北京“接诉即办”机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到上海“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让社区更有温度;从广州“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的党建品牌,到成都“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创新实践,各地用党建这根“红线”,把政府的行政力、社会的自治力、市民的参与力拧成了一股绳。实践证明,党的组织网络延伸到哪里,治理效能就提升到哪里,城市的精细化、智能化、法治化水平就进步到哪里。

党的引领是城市未来的“压舱石”,夯实现代化建设根基。城市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强则国家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城市承担着对接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长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突破、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崛起……这些国家战略的落地见效,背后都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在发挥定海神针作用。健全城市发展评价体系、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些具体要求直指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确保城市建设既能仰望星空对接“国之大者”,又能脚踏实地解决“民之小事”,让城市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

城市治理的密码,就藏在“人民”二字里。这次会议提出,要深刻把握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定位,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不仅是温暖人心的承诺,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指南。在杭州,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关键小事”写进了党委议事日程;在广州,街头巷尾的“百姓议事厅”让市民成为城市治理的主角。这些细节如同毛细血管,将党的温暖输送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当社区工作者敲开千家万户的门,当党员志愿者穿梭在大街小巷,这何尝不是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初心温暖民心?城市治理的温度,就体现在这些点点滴滴的为民服务中。

城市发展正在书写新的篇章。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65%,城市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大不大”转向“强不强”。这个转型,尤需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要防止“千城一面”的简单复制,杜绝“贪大求洋”的浮躁心态,关键是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城市工作全过程。就像绣花一样,城市治理既要有宏观设计的大写意,也要有精细管理的工笔画。浦东开发开放30多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在城市发展中既保持战略定力,又富有创新活力。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党建让城市更温暖。从延安时期的“为人民服务”到今天的“人民城市”理念,一脉相承的是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城市,它照耀的不只是林立的高楼,更是千家万户的烟火气;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它点亮的不只是城市的轮廓,更是老百姓的心灯。这份温暖,正是党建引领城市发展最动人的底色。面向未来,只要我们继续以党的引领铸就城市之魂,就一定能绘就人民幸福的新图景,让城市成为人民群众宜业宜居的乐园。(大河网河声评论员邓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