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一女子通过家中监控发现的一幕,让她惊出一身冷汗:邻居竟偷偷往自家果园的水缸里倒入不明液体,而这水缸里的水不仅要用来浇灌果树,旁边就是日常洗菜用水的蓄水池。
李女士家以种果树为生,6月27日她翻看监控时,清晰看到邻居李某往水缸里倒液体的全过程,当即报警。警方检测后确认,水中含有大量除草剂。“这水要是浇下去,整片果园就全完了!”李女士心有余悸,更让她后怕的是,蓄水池紧挨着水缸,谁也说不清有没有除草剂渗入,一家人连洗菜用水都开始担心。
警方很快找到投毒者李某,揭开了背后的矛盾:两家田地相邻,因边界划分、浇水踩路、杂草清理等小事积怨已久,村委会调解五次都没彻底解决。李某觉得自己吃了亏,越想越气,竟想通过毁掉果园让李女士“长记性”。
本以为警方会依法处理,可结果却让李女士彻夜难眠——李某并未被拘留。警方解释称,李某属于“特殊人群”,且未造成实际人身伤害和果树损坏,情节“轻微”。这个说法不仅没让李女士安心,更在网上引发热议。
网友们纷纷质疑:“要是没监控没上网,这事是不是就不了了之?”“往灌溉水里倒除草剂,想毁人果园,这叫情节轻微?”法律人士分析,由于毒液倒入的是灌溉用水而非饮用水,更可能涉及破坏生产经营罪,但李某的特殊身份让案件处理陷入两难。
李女士既担心果树安危,又不敢让孩子靠近果园,她想不通:“自家靠果园吃饭,对方明摆着要毁我生计,怎么就不算严重?”这件事也引发争议:一边是对特殊人群的人文关怀,一边是普通农户的合法权益被侵害,当两者冲突时该如何平衡?
目前,李女士仍在焦急等待后续处理,而网友们也在持续关注:当潜在危险真实存在时,如何既能保障特殊人群权益,又不让普通人的安全感打折扣?这或许需要更细致的法律考量和更周全的解决方案。 #邻里矛盾 #农村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