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1月,汪精卫在日本名古屋医院医治无效死亡后,曾给蒋介石留下一条遗言:希望能允许他葬在南京中山陵上! 1944年11月,汪精卫在日本名古屋医院病逝前,留下了一条让人瞠目结舌的遗言:他希望死后能葬在南京中山陵上!一个背叛民族的汉奸,竟想靠近孙中山先生的陵墓,这到底是怎样的心思? 汪精卫这名字,提到就让人五味杂陈。他原名汪兆铭,1883年出生在广东三水。年轻时,他可不是个省油的灯,满脑子想着救国救民。1905年,他加入孙中山的同盟会,成了革命的急先锋。那会儿他敢想敢干,甚至亲自参与刺杀清朝摄政王载沣,虽然没成功,还被抓了,但这份胆量真不是盖的。后来辛亥革命成功,他跟着孙中山混,在国民党里也算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可人啊,有时候真是会变。到了1920年代,他跟蒋介石的政治理念开始分道扬镳。抗战爆发后,他彻底走上了歪路。1938年,他公开投靠日本,1940年在南京搞了个伪国民政府,自封“代主席”。这下子,他从革命英雄变成了人人喊打的汉奸,名声臭得没法洗。 1944年,他因为脊椎病在日本名古屋帝国医院治疗,病情越来越重,最终在11月10日咽了气。死前,他留下了那条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遗言:希望葬在中山陵上。这事儿听起来就挺离谱,一个叛国的人还想跟孙中山沾边,到底图啥? 汪精卫临死前,把这个遗愿口述给了长子汪文婴。汪文婴又通过宋子文把话传给了蒋介石。收到消息时,蒋介石估计心里也挺复杂。毕竟,汪精卫跟他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交情。早年两人合作时,汪精卫还算有点骨气。1935年元旦那天,在南京中央党部礼堂,有人开枪刺杀蒋介石,汪精卫冲上来挡了三枪,差点没命。那一刻,他跟蒋介石的交情算是铁打的。 但现在不一样了。汪精卫投敌叛国,搞得整个民族都恨他入骨。他想葬中山陵,摆明是想借孙中山的光,捞点身后名。可这时候的中山陵,那是民族英雄的圣地,谁会同意让一个汉奸躺那儿? 蒋介石琢磨了好一阵,最后拍板:不能葬中山陵,但可以葬在旁边的梅花山。这决定挺微妙,既没完全驳了他的面子,也没让他真占了中山陵的地儿。 1944年底,汪精卫的遗体从日本运回南京,经过防腐处理后,葬在了梅花山。葬礼搞得挺隆重,但背后却不干净。据说葬礼花了140万元,可账面上报了240万元,这多出来的100万哪去了?明眼人都知道,肯定是被谁揣兜里了。 这事儿还没完。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汪精卫的伪政权跟着垮台。他那坟可就成了烫手山芋。南京老百姓气不过,觉得一个汉奸凭啥葬在梅花山,离孙中山那么近?舆论哗然,大家都嚷着要把墓迁走。 1946年1月,蒋介石下令:炸了它!何应钦亲自盯着,工程兵扛着140公斤炸药,把汪精卫的墓炸得渣都不剩。遗体被挖出来火化,骨灰用鼓风机吹散在梅花山上,彻底断了后人凭吊的念想。这下,汪精卫算是真“灰飞烟灭”了。 墓地炸完后,孙科接手收拾残局。他先种了片葡萄架,后来又建了个“观梅轩”的小亭子,供游客赏梅休息。汪精卫的名字,就这么被历史抹得一干二净,只剩个教训让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