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9年12月,解放军在追击马家军残匪时,一个穿着与众不同的匪徒被司号兵杨忠孝

1949年12月,解放军在追击马家军残匪时,一个穿着与众不同的匪徒被司号兵杨忠孝打死了,战士们围观后说:“穿得这么阔气,怕是个大官,”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马英生于1911年,是土生土长的湟中人,出身回族,因身材矮小,早年间人称“尕马英”,他是马步芳的表弟,靠着裙带关系,在马家军中迅速窜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已从伙夫爬到骑兵团的副官,精于钻营,更以暴戾狠毒著称,1937年西路军失败后,马英参与围剿,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据战后清算,成百上千被俘红军及其家属在他主导下惨遭杀戮,许多人被活埋、剖腹,甚至取胆制药,当年在河西走廊,红军烈士的血与雪混合,成为他升官的阶梯。   抗战时期,马英虽曾在国民政府名义下出征,但实则敛财为主,屡屡借机劫掠牧区,1948年,他已官拜骑兵第八旅旅长,麾下兵员虽不多,却多为马家军的死忠旧部,他所统辖的部队纪律涣散,劫民如常,尤其在青海西宁、门源一带,恶行昭著,旧账未清,新仇又起,1949年兰州战役后,马步芳弃城南逃,马英则假意投降,实则暗藏图谋,表面上他参加“军官改造班”,每日照本宣科学习政治文件,背地里却绘制地图,标注藏匿武器和粮草的地点,并通过秘密渠道与散落西北的旧部联络,伺机而动。   12月初,马英借探望母亲为由,逃离西宁,他翻山越岭潜入门源县深山,架设电台,用摩尔斯电码召集旧部,号称“重整马家军”,在短短数日内,竟纠集起一千余人,这些人中有破落军官、有被清算的地主,也有被欺骗裹挟的牧民,他们披羊皮、扛老枪,缺乏组织,却因马英的蛊惑而心存幻想,他宣称国军即将反攻,号召“忠义之士”先声夺人,恢复旧秩,12月5日,他率部突袭大通县城,抢掠粮库,焚毁公文,甚至试图劫持地方干部,图谋建立“恢复指挥部”,然而,解放军早已侦知其动向,随即展开围剿。   西北野战军第一野战军二师骑兵营奉命追击,战士们在风雪中日夜兼程,穿越崇山峻岭,步步逼近,杨忠孝,便是此役中的关键人物,他出身河北农村,曾为猎户,入伍后成为一名司号兵,素以枪法精准著称,12月12日清晨,当部队行至湟水河谷西侧一处山梁时,杨忠孝凭借望远镜发现一骑影在雪地间迅速移动,那人身形矮胖,着装讲究,骑的是匹高头大马,远较其他逃匪显眼,他直觉此人非同小可,果断开枪,两声枪响划破山谷,骑影翻身坠地。   战士们赶到后,确认死者正是马英,他身上除私章与黄金外,还藏有一枚刻有“马英之印”的铜印,印文非汉字,经后人考证,为吐蕃古文,可能是马家军掠夺而来的古物,更令人震惊的是,他内袋中藏着一张泛黄旧照,照片中,马英站在一堆红军遗骸前,表情冷酷,背景是被焚毁的佛塔,这张照片成为他罪行的无声证物,也为数年后西路军冤魂昭雪提供了铁证。   马英伏诛的消息迅速传遍西宁,其尸体被运至市区示众,群众闻讯而来,街头巷尾人山人海,有人挥拳怒骂,有人泪流满面,也有人将菜叶石块投掷其身,老百姓在尸首前纷纷讲述往日遭遇,有人指认其劫掠商铺,有人控诉其屠村灭门,那些曾经隐藏的苦难,终于有了宣泄的出口。   与此同时,根据马英逃亡途中抛弃的银元线索,解放军工兵在湟源峡谷找到一处岩洞,洞内埋有黄金二十箱,另有数百具白骨,经鉴定,这些遗骸为1937年被俘后失踪的红军西路军战士,洞壁上用阵亡士兵鲜血绘制的符文,后被考古学家认定为西夏党项文,其内容指向“黑水城宝藏”的传说,这场惨剧的真相,随着马英的覆灭,一一浮出水面。   青海的百姓在亲眼目睹这个“活阎王”的下场后,心中多年的阴霾仿佛随风而散,杨忠孝因击毙马英,被记特等功,但他始终不愿居功自傲,战后,他仍扛枪吹号,随部队奔赴新的战线,他那杆汉阳造步枪,如今与马英穿过的呢子大衣一同陈列于青海革命历史纪念馆,大衣上两个弹孔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那场雪地中的正义之枪。   而马英的印章,后被熔铸为铜锭,嵌入青藏公路第一座桥梁的墩基,这个曾象征权力与暴行的物件,最终成为连接高原与新中国的纽带,人们说,真正的金子不是狐裘金砖,而是埋在万人坑下,为信仰献身的英烈之骨。   信息来源:人民政协报——解放军迅速平息悍匪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