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结束愉快的旅程准备返程,走近爱车时却看到如此扎心的画面——这几位外地游客在湖南某民宿就遭遇了这样的“旅游噩梦”。 事发当日,一批游客入住当地一家民宿。由于民宿自有停车位有限,部分游客按照指引,将车辆停放于旁边合法的公共停车位中。这本是司空见惯的安排,却意外点燃了附近个别居民的“无名火”。 次日清晨,等待游客们的不是晨光,而是几乎让他们崩溃的一幕: 其中三辆清晰挂着外地牌照的轿车,惨遭恶毒对待。轮胎被尖锐物恶意扎穿,彻底报废。更令人愤怒的是,前挡风玻璃、引擎盖上甚至车身四周,被倾倒了大量令人作呕的垃圾,一片狼藉!崭新的车成了大型“垃圾桶”。任谁看到自己好好的车被如此糟践,那份愤怒和委屈可想而知。 游客们立即找到民宿方讨要说法并要求调查。民宿工作人员深感事态严重和游客的委屈,没有丝毫推诿,第一时间选择了报警。 警方迅速介入。调查结果证实,这一切恶劣行径,正是附近居民所为。推测的动机很直接——部分居民不满外地游客车辆占用了他们眼中的公共停车位(尽管这是公共资源!)。但这怎能成为报复的借口?对合法停放的游客车辆下此黑手,狭隘偏激之外,更是赤裸裸的治安违法行为!这种行为无疑给当地的旅游形象狠狠泼了脏水。 事发后,当地文旅部门和警方高度重视并迅速处理。涉事居民理应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代价。民宿方面也积极担责,立即行动:一方面,迅速将后续客人的停车引导到更稳妥的新场地,避免冲突再起;另一方面,主动承担了为游客处理后续事宜的责任,包括妥善安排受损车辆的清洗和善后工作。 最后想说的是: 一次本该愉快的旅行,竟因停车纠纷变成糟心回忆。公共资源之争不该由无辜游客买单,更不该用违法泄愤来解决!希望此类只图一时之快、损人害己的事件别再发生。规范管理、文明共处,才是营造良好旅游环境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