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国缺铜是事实,已探明储量只占全球4%,但消耗量巨大,对外依存度达76%,在子弹

中国缺铜是事实,已探明储量只占全球4%,但消耗量巨大,对外依存度达76%,在子弹制造上,欧美用铜,中国用钢。铜制子弹有优势,黄铜质地软、延展性好、加工容易、可回收且不影响性能,稳定性佳。但中国缺铜,在很多重要领域都不够用。 其实,钢造子弹可不是咱拍脑袋想出来的。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咱就开始琢磨用钢材代替铜。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铜资源本来就少,再加上国际上的封锁,根本买不到足够的铜。 咋办呢?只能从钢材上想办法。一开始用钢造子弹,确实遇到不少麻烦。钢太硬,延展性差,造出来的弹壳容易卡在枪膛里,抽壳的时候费劲,还容易把枪弄坏。而且钢容易生锈,存久了子弹就废了。 但咱中国人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愣是把这难题给啃下来了。工程师们想出了个办法,在钢弹壳外面镀一层铜或者漆。 这层“外衣”一穿,钢弹壳的润滑性和抗腐蚀性就大大提高了,跟铜弹壳差不多。比如说DAP92式5.8毫米手枪弹,就用了覆铜钢弹壳,既省了铜,又保证了子弹的性能。 后来还发明了焊接钢药筒技术,把薄薄的低碳钢板卷成药筒,再通过碾压和退火让焊缝变得跟钢板一样结实。这种钢药筒不仅省铜,造起来还快,能耗只有铜药筒的几十分之一。 有人可能会问,这钢弹壳真的能行?咱用事实说话。咱国家生产的大口径钢制药筒,早就在国际市场上卖开了,还在实战里经受过考验。 像PLZ52自行火炮,虽然也能装模块化装药,但平时还是用钢制药筒,因为它更安全、更便宜。还有水下步枪用的箭形弹,也是用钢造的,在水里照样能稳定飞行,穿透力一点不差。 有人觉得用钢造子弹是技术落后,这可冤枉人了。咱国家可是全世界唯一能大批量造大口径钢药筒的国家。就说那焊接钢药筒,焊缝的抗拉强度能达到1400兆帕,跟铜药筒比起来一点不逊色。 而且钢弹壳造起来成本低,就算打仗的时候消耗大,咱也能快速生产。当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前线炮弹不够用,咱兵工厂就是靠这种钢药筒解了燃眉之急。 再说这战略层面,铜可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要是哪天国际上买铜的道儿被掐断了,咱的子弹生产就得抓瞎。用钢造子弹,就是给自己留条后路。而且咱也没闲着,一直在找新的铜矿。 就说青藏高原吧,这几年新发现的铜矿资源量都超过2000万吨了,未来还能挖出1.5亿吨。但这些矿从发现到能用上,还得些时间,眼下还得靠钢来顶事儿。 有人可能会说,欧美现在不也开始用钢弹壳了吗?其实啊,他们也是被铜价逼的。这些年铜价一路涨,造子弹的成本跟着飙升。他们一看咱中国的镀铜钢技术不错,就跟着学。这说明咱的技术不但不落后,还走在了前面。 说到底,中国用钢造子弹,是资源短缺逼出来的智慧,也是技术突破拼出来的底气。钢弹壳虽然没有铜弹壳天生的优势,但咱通过技术创新,愣是把劣势变成了优势。 未来,随着咱铜矿开采技术的进步和回收体系的完善,说不定铜子弹的使用会慢慢多起来,但在当下,钢子弹依然是咱保障国防安全的“硬核”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