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得赶紧对柬埔寨和越南动手了,否则后果堪忧!柬埔寨的洪森不光跟泰国闹边境纠纷,还故意搅乱泰国局势,摆明是想抱美国大腿,给中国使绊子。他这是想让东南亚国家看看,把中国的铁杆盟友搞得一团糟,中国也拿他没辙! 洪森这家伙,算盘打的可精,2025年6月,他把和泰国总理佩通坦的私人通话录音被公之于众,洪森不仅在社交平台确认了录音真实性,还放出了长达17分钟的完整版内容,直接把泰国政坛搅得鸡犬不宁。 更绝的是,他随后在柏威夏省边境前线搞了一场四小时的超长直播,公开指控他信家族“叛国、叛友”,甚至把佩通坦称为“教女无方”的典型。 原本私密的外交沟通变成了公开的政治博弈。 洪森这么做的深层动机是什么? 柬埔寨和泰国在柏威夏寺周边的领土争端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2011年两国还曾爆发武装冲突,洪森这次借题发挥,把边境纠纷和泰国国内政治斗争捆绑在一起,既能转移国内民众对经济问题的注意力,又能在东南亚树立“强硬领导人”的形象。 更关键的是,他选择在中柬关系升级为“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的节骨眼上搞事,背后或许有试探中国底线的意图。 要知道,2025年4月习近平主席刚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涵盖经济、军事、文化的全方位合作协议,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也正式挂牌。 洪森此时制造边境紧张,难免让人怀疑他是否在中美之间玩起了“平衡术”。 越南也没闲着,这个中南半岛的另一个关键国家,近年来在南海的动作可谓咄咄逼人。 从2021年开始,越南在非法侵占的南沙群岛11个岛礁上启动大规模填海造陆,使用荷兰进口的绞吸式挖泥船,四年间累计吹填超过8.5平方公里,相当于1190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鸿庥岛、柏礁等战略要地不仅扩建了港池、码头,还修建了长达3200米的飞机跑道,摆明了要强化在南海的军事存在。 更值得警惕的是,越南一边在南海搞军事化,一边和美国眉来眼去。2025年7月,越南与美国达成的贸易协议中,不仅承诺对美开放市场,还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在核能合作、供应链重组等领域向美国靠拢。 这种“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策略,正在悄然改变南海的力量平衡。 但洪森和越南的这些动作,真的是要彻底倒向美国吗? 从实际利益来看,柬埔寨2025年一季度对华进出口额达333.3亿元,连续6个季度增长,中国仍然是其最大外资来源国和贸易伙伴。 洪森虽然和泰国闹得不可开交,但在2025年7月王毅外长会见柬埔寨副首相时,双方依然强调要落实“工业发展走廊”和“鱼米走廊”的合作规划,共同应对美国关税压力。 越南更是如此,尽管在南海小动作不断,但2025年上半年对华贸易额同比增长13.1%,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 这说明两国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度依然很高,所谓“抱美国大腿”更多是一种政治博弈的手段。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东南亚国家在大国竞争中普遍采取的“对冲战略”。洪森公开泄露通话录音,本质上是利用中泰矛盾提升自身在东盟的话语权;越南在南海填海造陆,既是对中国主权的挑战,也是向美国展示“战略价值”的筹码。 这种复杂的地缘政治游戏,让中国在处理与东南亚关系时面临两难:强硬反击可能导致国家形象受损,过于隐忍又会被视为软弱可欺。 但从中国近期的动作来看,策略显然更倾向于“以柔克刚”——通过深化经济绑定、提供安全保障、参与区域治理,逐步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东南亚合作网络。 毕竟,当柬埔寨的基础设施70%由中资建设、越南的制造业60%依赖中国供应链时,任何政治上的摇摆都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 不过,这种温水煮青蛙的策略也存在风险。如果洪森继续利用边境问题制造事端,越南在南海的军事化步伐加快,中国可能不得不采取更果断的措施,毕竟,在国家核心利益面前,任何妥协都有底线。 但目前来看,中国更倾向于通过多边机制化解矛盾,比如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框架下增加对柬埔寨的农业援助,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中强化与东盟的共识。这种“斗而不破”的智慧,或许才是应对东南亚复杂局势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