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深圳一家洗车行老板雇佣了16名脑瘫儿洗车,3年总收入高达120多万,可是老板却一

深圳一家洗车行老板雇佣了16名脑瘫儿洗车,3年总收入高达120多万,可是老板却一个月只给脑瘫儿几百块的薪水,有人说老板太黑了!然而这些心智只有7、8岁的孩子们却不远万里来投奔他,请求跟他合作,甚至亲切地称他为“爸爸”!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在深圳福田区梅林路上,有一家名为“喜憨儿”的洗车中心。 每天早上八点,店里就会放起动感的音乐。 店员们在音乐中给车喷水、打泡沫、冲洗。 在他们眼中,洗车不是工作,而是像游戏一样轻松快乐。 而前来洗车的顾客也会被他们热情所感染,跟着他们一起舞动。 这是一家非常特殊的洗车行。 不是氛围特殊,而是员工们很特殊。 “喜憨儿”,既是店名,也对心智障碍患者的统称。 在这里工作的员工,表面上看着都是成人模样,但实际上的平均心智只有7岁。 喜憨儿洗车行开业于2015年,员工也从最初的8人增加到了15人。 那些平时找不到工作,甚至出门还会备受歧视的人,在这家洗车行中找到了存在的意义。 他们不用再遭受白眼,而是可以靠着自己的双手赚钱。 在洗车行的背后,是一位不平凡的父亲。 他的名字叫做曹军,是一位智力发育迟缓人士的父亲。 2002年,曹军初为人父。 看着襁褓中的那个小婴儿,他高兴的合不拢嘴。 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家里人发现他的状态越来越不对劲。 其他孩子都已经会对着父母笑,但是曹军的儿子却迟迟对声音没有反应。 7个月的时候,家里人带着孩子去做了一个体检。 结果,儿子被查出“发育迟缓”,以后的智商可能会一直停留在六七岁。 这个消息如一块巨石一般,砸在曹军的头上。 当时二孩政策已经开放,他完全可以再要一个孩子。 但是,曹军和妻子都放弃了这个想法。 他们不想在自己去世之后,让老二承担照顾哥哥的重任,更不想因为有了老二而忽视老大。 从那之后,曹军一直在想着怎么多赚点钱,保证儿子以后的生活。 但是,他慢慢转变了这种想法。 与其给他攒那么多钱,还不如让他学会生存的技能。 曹军注意到了洗车这份工作。 洗车对技术的要求不高,并且一直有需求量,应该会适合儿子的发展。 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开一家由“喜憨儿”组成的洗车行。 但是,他一个人的力量不够。 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有同样情况的家长,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2015年,由“喜憨儿”家长众筹一百万成立的“喜憨儿洗车中心”正式成立。 刚开业,洗车中心就遇到难题。 喜憨儿们觉得,车只要擦过一遍就算干净。 为了提高他们的技术,曹军专门请来了老师,将汽车模型分成十八宫格,一点一点教他们。 终于,喜憨儿们一个个都掌握了洗车这项技能。 他们那些不被人理解的“固执和执拗”,在洗车工作中却变成了优点。 每一辆车,他们都能洗的又快又干净。 在门上,贴着一张“正常收费,谢绝小费”的提示语。 曹军就是想用这种方式,让大家以正常的眼光看待喜憨儿。 每次发工资,曹军都坚持发现金,让喜憨儿们感受到工作带来的价值。 但是,因为每个月工资只有几百块,曹军被骂是“黑心老板”。 但那些辱骂他的人不知道的是,刚开始,喜憨儿洗车中心连月亏损,要不是家长们出资,恐怕早就已经撑不下去。 不仅如此,这里包吃包住,还有专人照顾喜憨儿。 店面租金、宿舍租金、水费、伙食费,样样都是不小的开销。 尽管只有几百元,但是还是有不少人主动要到洗车行工作。 因为只有在这里,他们能感受到平等、能靠自己的双手赚钱。 甚至还有喜憨儿,直接称呼曹军为“爸爸”。 后来,“喜憨儿洗车”项目在全国推广开来。 全国各地开了42家门店,帮助400多名喜憨儿实现了稳定就业。 而这,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 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一定会有越来越多喜憨儿,能够靠自己的双手生活! 主要信源:(凤凰网——深圳:一群“喜憨儿”九年洗了10万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