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断臂男子独自赡养父母20年,为还外债卖掉老房子,谁知母亲偷偷给国外的3个儿女打电

断臂男子独自赡养父母20年,为还外债卖掉老房子,谁知母亲偷偷给国外的3个儿女打电话,让他们回来争房产,二姐要求他将85万卖房钱,分她52万,男子忍无可忍,将母亲赶出家门。 (信源:中华网|回顾:断臂男子独自赡养父母20年,卖房还债后,海外三兄妹回来要求平分 家庭矛盾激化) 老王头王一言在县里供销社上班,妻子张北钗在家带孩子。他们生了四个孩子,大闺女王丽、二闺女王芳、大儿子王强,最小的是王肖华。 王肖华出生那年,正赶上计划生育抓得紧。张北钗本来不想要这个孩子,可老王头说:"既然来了就是缘分,咱养得起。"谁也没想到,这个决定后来会改变一家人的命运。 王肖华六岁那年夏天,发生了一件改变他一生的事。那天特别热,张北钗在厨房烧开水。小肖华在院子里玩皮球,球滚进了厨房。他追着球跑进去,正好撞上了端着开水壶的母亲。一壶滚烫的开水全泼在了他的左胳膊上。 那时候农村医疗条件差,送到乡卫生院时,伤口已经感染化脓。医生摇着头说:"这孩子胳膊保不住了,再拖下去命都难保。"就这样,年幼的王肖华永远失去了左臂。 出院后村里人都说这孩子废了。可老王头不信这个邪,他告诉小儿子:"少条胳膊怎么了?照样能活出个人样来!"王肖华也争气,虽然残疾,可学习特别用功。可惜家里实在供不起四个孩子读书,初中毕业他就辍学了。 说来也怪,王家的其他三个孩子都特别出息。大闺女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后来嫁了个外国人定居加拿大;二闺女去了上海,找了个做外贸的丈夫,现在住在澳大利亚;大儿子更厉害,公派留学去了美国,在硅谷当工程师。 三个孩子出国后,很少回来看望父母。有时候过年打个电话,说不上三分钟就挂。 老王头退休后得了糖尿病,后来又查出心脏病,医药费像流水一样。王肖华虽然残疾,可从不叫苦。他在镇上开了个小杂货铺,勉强维持生计。 最让人心酸的是,张北钗对这个残疾儿子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反倒是那几个不常回家的孩子,在她嘴里都是"有出息""孝顺"。街坊邻居都看不过去,可这是人家的家务事,也不好说什么。 去年冬天老王头突然中风住院。医院让交五万押金,王肖华把积蓄全拿出来还差两万。实在没办法,他找亲戚朋友借了个遍,总算凑齐了医药费。可后续治疗还要花不少钱,亲戚们也开始躲着他。 走投无路之下,王肖华想到了家里的老宅子。那是祖上留下的三间瓦房,虽然旧了点,可地段不错。他跟父母商量:"要不把房子卖了吧,先给爹治病要紧。"老王头躺在床上直掉眼泪,张北钗虽然不情愿,可也没别的办法。 房子最后卖了八十五万。王肖华算得清清楚楚:还债二十万,给父亲治病预备三十万,剩下的留着给二老养老。他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天天骑着那辆破自行车往医院跑。 可谁能想到,就在王肖华为父亲奔波的时候,张北钗偷偷给国外的三个孩子打了电话。电话里她说得可清楚了:"老房子卖了八十五万,你们赶紧回来,别让那个残废把钱都糟蹋了。" 三个孩子一听有钱分,动作比谁都快。大闺女从加拿大飞回来,二闺女从澳大利亚赶回来,大儿子更夸张,直接请了年假从美国飞回来。王肖华还傻乎乎地高兴,以为哥哥姐姐是回来看望父亲的。 那天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王肖华正要给父亲喂饭,二姐王芳突然开口:"小弟,听说你把老房子卖了?"王肖华点点头,正要解释钱的用途,二姐接着说:"当年买房我出了八万,按现在的房价,我该分五十二万。" 王肖华当时就愣住了。大姐也跟着帮腔:"我们在国外不容易,也该分点。"大哥更直接:"这钱不能让你一个人拿着。"最让人心寒的是,张北钗居然在旁边点头附和:"就是,你一个残废,要那么多钱干啥?" 老王头气得直拍桌子,可他说不出话来,只能啊啊地叫。王肖华看着母亲和哥哥姐姐的嘴脸,突然觉得特别陌生。二十年来,他伺候父母吃喝拉撒,端茶倒水,擦屎刮尿。哥哥姐姐连个电话都懒得打,现在倒好,为了分钱跑得比谁都快。 第二天,王肖华做了个决定。他把父亲安顿好,然后对母亲说:"既然您这么偏心,那就让哥哥姐姐照顾您吧。 我带着爹出去住,那笔钱谁也别想动。"张北钗这才慌了神,可王肖华已经铁了心。 王肖华在镇上租了间小房子,专心照顾父亲。老王头的病情慢慢好转,能说简单的句子了。 至于那八十五万,王肖华存了定期,说是留着给父亲看病用。张北钗跟着大闺女去了加拿大,可没过半年就闹着要回来。原来在国外语言不通,儿女又都忙工作,她整天像个犯人似的被关在家里。 如今王肖华的小杂货铺生意不错,街坊邻居都爱去他那儿买东西。有人说要在网上帮他募捐,他坚决不同意:"我能养活自己和父亲,不能要别人的钱。"这样的骨气,让更多人对他肃然起敬。 这世上的事就是这样,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张北钗偏心一辈子,到头来最靠得住的,还是那个她最看不上的残疾儿子。而王肖华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孝顺不是做给别人看的,问心无愧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