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夏夜闷得像蒸笼,丁女士带着女儿踏进酒店大堂时,以为能收获一夜清凉舒爽。但她万没想到,一场令人作呕的"意外"正在洁净的白色浴巾里等待她们。 洗漱完毕后,丁女士随手抽出浴巾擦拭身体。突然,一团湿滑黏腻的异物从浴巾中滚落在地——竟是一只用过的安全套!浑浊的液体在地砖上泛着暗光,年幼的女儿好奇探头:"妈妈,这是什么?"丁女士胃里翻江倒海,猛地用毛巾盖住秽物,颤抖着手拨通前台。 当工作人员面对地上狼藉时,只是微微皱眉:"给您换一条",转身便走。更荒谬的是一小时后,值班经理竟质疑她:"每客一换的毛巾,会不会是您自己放进去的?" 闻讯赶来的丈夫提出要对安全套做DNA检测。可众人还在争论,酒店保洁竟迅捷地将证据扫进垃圾桶!"垃圾本就要清理,谁知是不是你们闹事?"酒店方冷笑反诘。 丁女士愤然报警并紧急就医。"某些病毒存在潜伏期。"医生的诊断让她心头发凉。她要求酒店出具健康担保书,对方却只甩出房费减免券和几张优惠券。 事件发酵后,无数网友自曝酒店惊魂:带血床单、藏匿头发、夹缝中的指甲...直到舆论海啸般涌来,涉事酒店才匆忙停职相关人员。目前丁女士已向市场监管部门递交投诉,公安机关正介入调查。 白毛巾上沾染的不只是污渍,更是服务行业良知的污点。当"一客一换"沦为空头承诺,消费者的信任又该何处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