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薛岳想把妻妹嫁师长,师长:我不搞裙带关系!1年后,他请了一场婚假,谁知,竟被薛岳坑死。后来,蒋介石直言:“薛岳误我!”其实,师长的悲剧,早就有苗头。 1941年10月,蒋介石正开着第三次军事检讨会。聊着聊着,他火了,当场就发了脾气。 这时候,门外突然有人喊 “报告”。进来的是第 74 军 58 师师长廖龄奇。 国军高层对廖龄奇,那心情真挺复杂。说待见他吧,他打仗是真猛;说不待见吧,他性子太直,就是个 “刺头”。可偏偏这时候,他非要见蒋介石。 “让他滚!” 蒋介石吼了一声。旁边的侍从官吓得一哆嗦。 廖龄奇好像早就猜到会这样。他在走廊里来回踱着步,嗓门越来越大:“校长!学生有冤屈要申诉!” 蒋介石抓起桌上的茶杯,又重重放下。最后,他还是开了门,眼神冷冷地盯着廖龄奇。廖龄奇是黄埔四期的学生,湖南人。 廖龄奇刚要张嘴说话,蒋介石突然喊:“把他抓起来!” 这一幕,成了廖龄奇生命的终点。谁能想到啊,这个连日军都怕的猛将,就因为一场婚假,一次拒绝,掉进了派系斗争的坑,再也没能爬出来。 廖龄奇 1904 年出生,老家在湖南祁阳。他们家老宅里,至今还放着他 6 岁时抄的《滕王阁序》,那时候他就能把全文背下来了。 1925 年,廖龄奇考入黄埔四期,入学时右臂带伤仍以左手书写,笔力遒劲,连蒋介石都印象深刻。北伐汀泗桥战役中,他右臂被流弹击穿,成了“独臂将军”,却坚持指挥作战。 1932 年淞沪会战,他在庙行镇率部与日军死战,子弹打光就拼刺刀,右臂伤口裂开仍不退,“廖疯子”的外号由此传开。1938 年兰封会战,他直言“师长龙慕韩指挥失误”,虽显刚直,却也埋下隐患。 1940 年冬天,廖龄奇的发妻去世了。消息传到第九战区,薛岳知道了这事儿。 薛岳端着茶杯,琢磨了半天,对参谋长吴逸志说:“我那个妻妹,跟廖师长挺合适的。” 吴逸志把这话传到了 58 师。当时,廖龄奇正在看地图。他头都没抬,说:“告诉薛长官,我廖龄奇从来不搞裙带关系。” 这话传到薛岳耳朵里,他觉得这话很刺耳。薛岳更生气的是,廖龄奇好像压根没把他这个 “战神” 放在眼里。 第二次长沙会战前,薛岳打算用 “天炉战术”。他让各部一步步抵抗,消耗敌人的兵力。 开会的时候,廖龄奇 “啪” 地拍了桌子:“58 师不是泥菩萨!要打就打硬仗!” 廖龄奇不光得罪了薛岳,跟 74 军军长王耀武的关系也很僵。 1938 年,他想带 58 师投奔老上司俞济时,遭王耀武冷遇与白崇禧阻挠,最终未能成行,二人矛盾加深。 薛岳和王耀武,一个战区司令,一个军长,都被廖龄奇得罪了。而真正让矛盾爆发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婚假。 1941 年 9 月,廖龄奇在吉安娶了新媳妇张淑岚。新婚没几天,部队开拔的急电就到了。 他没办法,只好丢下新娘,开车往湖南赶。半路上,他撞见了 58 师的残兵。这些人正往后退。 副师长张灵甫带着部队往株洲撤。头顶上,日军的飞机还在扔炸弹。 “师座!薛长官说要诱敌深入……” 张灵甫话还没说完。 廖龄奇一下跳上吉普车:“诱敌?我诱到浏阳河去!”他连夜把部队重新组织起来,在春华山摆好了阵势。 日军第 3 师团攻了两天。58 师伤亡了四成兵力,硬是把敌人的主力给拖住了。 可战局后来变了。长沙失守,薛岳要找个人担责任。在军法会上,他指着廖龄奇说:“他刚结婚,就丢下部队回祁阳,这不是逃跑是什么?” 王耀武更阴险。他把 51 师溃退的事儿,也安到廖龄奇头上:“廖师长要是早到,根本不会这样!” 薛岳和王耀武联手发难,廖龄奇百口莫辩。他决定去找蒋介石申诉,可这一去,却把自己推向了绝境。 一开始,蒋介石不信廖龄奇会临阵脱逃。但后来,廖龄奇在南岳会议上提出来,想去陆大学习。 蒋介石彻底火了:前线正吃紧,你倒想躲起来? 他不知道,廖龄奇心里清楚得很。58 师减员四成,张灵甫接了手,这支部队怕是要成张家的了。 1941 年 11 月,廖龄奇被押到了刑场。 行刑队举枪的时候,他突然大笑起来:“好个‘不搞裙带关系’!薛岳的妻妹,王耀武的帽子,蒋校长的枪……” 枪声一响,37 岁的廖龄奇倒了下去。他死在了自己人的算计里。 不久后,军法处查明真相:廖龄奇请假手续齐全,春华山一战战功确凿。 蒋介石追悔莫及,怒斥 “薛伯陵误我”,追授他 “荣哀状”,葬入南岳忠烈祠。这座安葬 24 位将军的忠烈祠里,唯有他是死后被追认为烈士的。 廖龄奇的悲剧,其实早有苗头。 黄埔系内部与地方军阀的倾轧中,无根基的他成了薛岳保地盘、王耀武固权力的替罪羊。 讽刺的是,他死后,张灵甫率 58 师在上高会战大胜,74 军获 “飞虎旗”,庆功宴上团长们拍桌怒吼:“师长是被冤枉死的!” 薛岳晚年退居台湾,王耀武接受改造,而蒋介石临终前仍念叨:“廖龄奇,是个好将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