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俄罗斯国防部当地时间7月13日发布战报称,过去一天,俄军在顿涅茨克地区控制了2个

俄罗斯国防部当地时间7月13日发布战报称,过去一天,俄军在顿涅茨克地区控制了2个定居点。俄军打击了乌克兰军工企业、乌军无人机操作员培训中心和临时部署点等目标,摧毁美制“爱国者”防空系统的2套发射装置和1座雷达站。俄军防空系统则摧毁了乌军9枚航空炸弹和215架无人机。 这战报看着挺“实在”——控制定居点、端掉军工设施、炸毁防空设备,还打下来215架无人机。但细琢磨,里头藏着俄乌冲突的“新动向”。 先说俄军打击目标的选择。军工企业、无人机培训中心,这些可都是乌军的“造血干细胞”。没了军工企业,乌军造不了炮弹、导弹;没了无人机培训中心,就算有现成的无人机,操作手也得重新练。俄军这波“精准拆家”,明显是想从根上削弱乌军的持续作战能力。再看那2套“爱国者”发射装置和雷达站——爱国者是乌军最金贵的防空货,一套能管一片天,炸了它等于给乌军头顶的“保护伞”捅了个窟窿。俄军现在专挑这些“硬骨头”啃,说明他们的战术思路变了:以前是“全面压上”,现在是“抓重点、断后路”。 乌军这边也没闲着。215架无人机被摧毁,听着多,但得看啥无人机。要是便宜的“见证者”,215架也就几千万美元的事儿;可要是贵的“海鹰-10”或者改装的自杀式无人机,损失就大了。更关键的是,乌军为啥集中放这么多无人机?可能是想“以量补质”——反正便宜,炸完拉倒,说不定能碰着俄军防空漏洞。但俄军防空系统这次表现不错,9枚航空炸弹全拦下来,说明他们的“铠甲”“道尔”这些近防系统还在“扛揍”。 不过话说回来,控制2个定居点算啥大进展?顿涅茨克这地儿,双方早就在“拉锯战”里耗了两年多,俄军推进两公里、乌军反推一公里是常事。真正的看点在于:俄军开始把“消耗战”打出“效率”——用最小代价端掉乌军关键节点,而不是跟人拼人头。以前俄军靠“钢铁洪流”推阵地,现在改成“外科手术式打击”,这变化说明他们的后勤压力还是大——毕竟每天打500架无人机、几千发炮弹,不是闹着玩的。 乌军的麻烦在哪儿?除了装备损失,更头疼的是“外援能不能跟上”。美国最近又在吵“援乌上限”,欧洲国家有的说“钱要省着花”,有的说“再撑半年”。要是西方援助缩水,乌军的无人机、导弹产量就得往下掉,到时候俄军这种“精准打击”战术会更占便宜。 有人可能会说:“俄军这算赢了吗?”我觉得不算。控制两个定居点就像在棋盘上多占了俩格子,但整盘棋还没见分晓。俄军的战术调整是“被动应对”——因为正面硬刚成本太高,只能找软柿子捏;乌军的反击则是“困兽犹斗”——没能力正面突破,只能靠无人机“骚扰”。 这场冲突打到现在,双方都在“拼耐力”。俄军拼的是工业产能和防空系统的韧性,乌军拼的是西方援助的持续性和士兵的士气。谁能先撑不住,谁就输。#俄罗斯军事战报# #俄罗斯前线战报# #顿涅茨克局势# #顿涅茨克战场# #顿涅斯克战况# #乌顿涅斯克州# #顿涅茨克战役#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觉得俄军的“精准打击”能扭转战局,还是说乌军能靠西方援助撑过这个冬天?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