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那年,王昭君的丈夫刚刚去世,继子就迫不及待的对她图谋不轨。王昭君羞愤不已,当众甩了继子一巴掌,怒骂道:“竖子何敢”!然而,没过多长时间,王昭君便嫁给了继子,后来还为其生了两个女儿。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西汉年间,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三次来朝,希望求娶汉家公主。为了应付匈奴王,汉元帝最终选择将宫女王昭君收为自己的“义女”,并赐婚给了对方。 而这,也便是“昭君出塞”典故的由来。 原本,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宫女突然变成了匈奴王的女人,对王昭君来讲算是实现了阶级的跃升,但这样的好日子却没有持续太久,仅仅三年的时间,呼韩邪单于便去世了。 然而,丈夫的去世对于王昭君来说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更可怕的是她的继子,新任单于复株累竟然看上了她。 这天,呼韩邪单于的遗体刚刚下葬,王昭君还没来得及换下孝服,突然一个醉醺醺的男人便闯进了她的帐篷内。 王昭君惊恐的回头,定睛一看,这来的正是她的继子,新任匈奴单于复株累。 突然被人闯进闺房,就算对方是自己名义上的儿子,王昭君也感到羞怒不已,当即便喝道:“竖子何敢!” 然而,复株累却似乎没有听到王昭君言语中的愤怒,竟直接大步上前搂住了对方,含情脉脉的说道:“昭君,我要娶你为妻。” 毫无疑问,对于一个深受礼教熏陶的女子,纵使出身非富非贵,王昭君也无法接受在丈夫尸骨未寒的情况下,和其他男子亲密接触的行为,而且还是自己的“继子”。 至于改嫁给复株累为妻,王昭君更是誓死都不愿意同意。 可,面对王昭君的抵抗,复株累却冷笑着表示:“在我们匈奴,父亲去死,妻妾都应该由长子继承,我要娶你是给你面子,不要不识好歹!” 见王昭君一脸绝望的表情,复株累紧接着又说道:“你不要想着给我父亲殉葬,你要记得你是汉朝派来和亲的公主,如果你死了,我一定会重新发动战争,你好自为之!” 讲完一切,复株累大步而去,只留下王昭君一个人留在帐篷里。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王昭君显然不知道怎么办了,按照她自己从小长大形成的观念,是绝对不可能“侍奉二夫”的,可是她如今身负汉匈两国的和平重任,如果她拒绝复株累,万一真的战争爆发,那岂不是自己成了两国的罪人? 就在王昭君激烈思想斗争的时候,她的侍女阿兰悄悄来到了她的身边,犹豫片刻后终于还是告诉了她一个“不幸”的消息。 原来,在呼韩邪单于死后,彼时的匈奴汉使张大人就已经预料到会有这一幕发生,便早早的向朝廷请示了该怎么做,而汉元帝的意思也很明确,就三个字:“从胡俗”。 说直白点,汉元帝就是想要王昭君以大局为重,改嫁给复株累。 俗话说:“君命不可违之”,听到这样的命令,王昭君还有什么可以反抗的呢?她只能默默承受自己的命运,只是心中那层对汉朝的滤镜,也在无声无息间破碎了。 就这样,王昭君最终改嫁给了复株累,后来为他还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 好在,复株累对待王昭君并没有任何亏欠,而王昭君也在复株累的深情下,逐渐敞开了心扉,不仅接受了对方的爱意,而且还在后来将自己脑子里的知识,传授给了匈奴人,这也使得直到今天,哪里的民众依然十分感激王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