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贾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在酒会上被一个老板嘲讽,这20年除了演过贾宝玉,就没有一个像样的角色。但没有等欧阳奋强反驳,仅是旁人的一句话就让老板闭了嘴。 1987年,《红楼梦》播出,欧阳奋强演的贾宝玉成了经典,火遍大江南北。可成名后,他没继续当演员,而是跑去做了导演。多年后,一次酒会上,一个老板当面嘲讽他:“20年了,除了贾宝玉,你还有啥拿得出手的?”这话够呛人,可还没等欧阳奋强开口,旁人一句反击就让那老板没词儿了。 欧阳奋强,1963年生,四川成都人。1983年,他还在峨影厂跑龙套,日子过得不起眼。直到被王扶林挑中演贾宝玉,才算有了出头天。1987年,《红楼梦》一播,他成了大明星。可他没被名气冲昏头,反倒冷静得很。演贾宝玉火了,但他那张娃娃脸也成了限制,戏路窄得不行。 他不想被定型,就琢磨着转型。干脆去深圳大学学导演,拿真本事。毕业后,他跑去四川电视台,从最底层干起,一步一个脚印。不是靠着贾宝玉的光环混饭吃,而是真刀真枪地拼。 转行后,欧阳奋强没让人失望。1989年,他拍的第一部电视剧《黄昏的太阳》在四川台播出,反响不错。后来,他又搞了《逃亡天国》《黑洞》《隐情》等作品,慢慢在圈里有了名气。 1992年,他拍的《山梁上的太阳》拿了第十三届全国“飞天奖”,这可是个大认可。同年,《爱在雨季》也拿了四川广电一等奖和巴蜀文艺奖。1994年,他导的《我的妈妈在西藏》更牛,直接扫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飞天奖”和“金鹰奖”。 2003年,他拍的音乐剧《中国公主杜兰朵》又拿了“白玉兰奖”和“飞天奖”。这些成绩,不是靠运气,是实打实的本事。 欧阳奋强在导演圈混得风生水起,可大众还是老把他当“贾宝玉”。有次酒会上,一个老板喝了点酒,嘴上没把门,直接说他这20年除了贾宝玉没啥出息。这话听着刺耳,谁听了都得窝火。 可还没等他说话,旁边一个同行站出来说了句公道话:“欧阳早转行当导演了,拍的《山梁上的太阳》拿过飞天奖,还有《爱在雨季》《父亲》,都是好作品。”这句轻描淡写的话,直接把那老板堵得没话说,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时间过得快,2024年3月25日,60岁的欧阳奋强退休了。回看这一路,他挺感慨:“能干自己喜欢的事,养家糊口,就挺好。”他早年想甩掉“贾宝玉”的标签,后来也看开了。名气是负担,也是财富,接受就好。 从演员到导演,他用作品证明了自己。不是靠脸吃饭,而是靠脑子和努力。这条路不好走,可他走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