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危险迫在眉睫。欧洲自身也感觉到了这种威胁,法国总统最近跑到英国去访问,意思是要和英国联起手来保护欧洲,摆脱对于中国和美国的依赖。 这两年美国和欧洲之间不仅安全合作逐渐淡化,经济上的矛盾也开始显现,比如美方突然提高关税,完全不留情面,让欧洲不少企业大为吃惊。 尤其是在全球经济本来就吃紧的当下,这无异于让欧洲经济再添堵,都说欧盟经济有下行压力,可美国这招推波助澜,谁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欧洲这些年跟中国的产业联系也越来越深,尤其是像新能源、汽车、电池等领域,如果没有中国的供应链,欧洲这些高端制造业很难“独自美丽”。 2023年,欧盟和中国之间的贸易逆差已经达到了几千亿欧元,新能源、绿色科技这类产业尤其依赖中国工厂,短时间内欧洲根本凑不齐自主供应链。 如果哪天国际局势变了,或者中国的一些政策稍微调整一下,欧洲的不少关键行业马上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欧洲其实早就有隐忧,希望能一步步摆脱这种依赖,但现实真要改变起来谈何容易。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和英国快速恢复了不少军事和防务合作,两国甚至高调宣布要在核威慑、常规武器系统这些高端领域通气互助,不仅联合研发,还要协同部署。 等于说,无论美国怎么想,法英作为欧洲的“中坚”,会尽力自己撑起安全框架,不会再只等着别人来“买单”。 而且法国和英国往后还准备进一步加强防务工业合作,像飞机、坦克、电子设备等一整条产业链,如果能自己掌控,不仅提升了本土就业,更重要的是关键技术和原材料都能牢牢把控在自己手里。 这种行动的背后就是希望构建一个哪怕世界再乱,欧洲内部还能保持应急、自救能力的产业链。 欧洲自身的社会经济结构也并不轻松,不管是人口结构老龄化、劳动力紧缺,还是新旧产业切换的问题,都为社会埋下了隐忧,加上外部供应链有波动,全球分工可能变得更加碎片化,这让原先自信的欧洲突然“没有了主心骨”。 很多智库和业内人士都预警,有些问题即便出现局部缓解,也难以根本扭转整体风险的长期存在。 现在看看法国总统访英,不难理解其背后含义,法国和英国的抱团,不只是两国“各自过日子”,其实是想给全欧洲树个样子。 过去靠外部大国兜底的时代很可能要结束,未来的欧洲必须学会自己守好自己的家,无论是安全还是经济,都要想办法加强自我保护,打造一套真正“站得住、抗得起风浪”的制度和体系。 或许有人觉得欧洲一体化很多时候只停留在口号上,但这次情况真的不太一样,各方变数太大,机会稍纵即逝,如果不能尽快在内部防务、产业和外交上形成合力,欧洲将会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越过越难。 可以说,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意识到了: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只是政治上的选择,更是经济和安全长期稳定的必经之路。 欧洲站在历史转折点,又一次被现实搅得没了退路,靠别人永远不如靠自己,只有把安全和产业的大权掌握在手上,欧洲才可能挺过现在这波全球动荡。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马克龙抵英开启密集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