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米极限博弈!飞豹实弹拦截日本侦察机,这场“贴脸警告”为何选在2025年? 2025年7月9日,东海上空突然爆发“惊天一幕”:中国空军一架飞豹战机挂载实弹,以30米超近距离逼近日本YS-11EB电子侦察机。这一幕被日本防卫省称为“异常接近”,但中国国防部回应得更干脆:“日方侦察机多次进入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中方依法处置,完全正当合理。” 为什么是飞豹? 飞豹战机虽已服役30年,但其低空突防能力和长航程让它成为“拦截慢速目标”的最佳选择。日本YS-11EB是螺旋桨侦察机,速度仅460公里/小时,飞豹却能以超低空飞行快速逼近。更关键的是,这次拦截挂载的是霹雳-5近距格斗导弹——这不是演习,而是“亮剑式警告”。军事专家李明分析:“飞豹虽老,但挂弹升空本身就是威慑。日方若再挑衅,中国无需动用歼-20或歼-16,二线装备足矣。” 2025年为何成“关键年”? 2025年是中国推进东海资源开发的加速年。根据公开数据,中国已在东海“中间线”中方一侧建成19座油气设施,日本却对此耿耿于怀。而日本此次派出的YS-11EB是1960年代的老机型,甚至被戏称为“空中乌龟”。中国选择用飞豹“杀鸡用牛刀”,背后传递的信息再明确不过:“东海不是谁都能随便进出的地盘。” 日本急了? 日本外相岩屋毅在东盟外长会上急赴谈判桌,试图将东海问题与台海挂钩。但中国外长王毅当场揭穿日本“既要挑衅又要谈判”的把戏。军事观察家指出,日本此举实为“三重算计”:一是借美日关税谈判向美国施压,二是缓解资源焦虑,三是试图联合盟友对华施压。然而,中国早已在东海建立24小时巡航体系,052D驱逐舰与歼-16战机组成立体防御网,日方的“小聪明”恐怕难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