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至今未掌握的7大技术,我们与日本的差距还有多大?现如今的中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是有7项技术我们却迟迟没有掌握,看完这些,你就知道中日之间的差距还有多大了。 首先一项是高端轴承,这事说起来挺扎心的,高端轴承这东西,就像工业机器的“关节”,咱跟日本的差距属实不小。 日本的NSK、NTN这些企业,基本算是百年老牌企业了,技术积累在那摆着呢,人家的轴承能在高铁车轮里跑百万公里不“退休”,误差恨不得比头发丝还细。 咱们国产的轴承凑活着也能用,但总是欠一点火候,寿命只有日本的一半,高速运转起来,稳定性也不太够。 最明显的差距在航空发动机轴承上,日本的轴承轻轻松松抗住几千度的高温,咱们的轴承是撑不了太久的。 第二项是精密仪器,日立公司在这方面堪称“带头大哥”,11年前,他们搞出来一个全息电子显微镜,分辨率达到了43皮米。 这是啥概念,1皮米是1米的一万亿分之一,如果我们把小小的原子当作一个篮球,那这台显微镜,就可以看清篮球上一个小小的灰尘。 据说,中科大研发的透射电镜,也能看到原子级别的图像了,但跟日本的高端选手还是有差距的。 中国至今未掌握的7大技术,第三项是高端机器人减速器,这玩意就像机器人的“关节润滑剂”,胳膊肘子够不够灵活,全靠它使劲。 日本有多家公司是这个技术的引领者,比如说哈默纳科的谐波减速器、纳博特斯克的RV减速器,虽然不是百年企业,但经验也积累了半个世纪了,精度能控制在0.01毫米以内。 这是啥概念呢,精度越高,机器人的动作就越灵活,日本的机器人,拿起来一个绣花针不是问题。 只是,咱们的机器人减速器还差点意思,精度误差是日本的五倍多,寿命大概只有人家的三分之一,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差在材料和工艺上。 第四项是光刻胶,芯片上的电路图案全靠它“精准绘画”出来,这方面,日本也是有不少巨头企业的,信越化学、JSR等等,八成以上的高端光刻胶市场份额都在他们手里,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他们能轻轻松松画出百亿个晶体管。 咱们的光刻胶,最近这几年也是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也只能打中低端局,最先进的国产光刻胶只能应付14纳米工艺,跟日本的3纳米没法比。 中国至今未掌握的7大技术,第五项是高端碳纤维,日本东丽的T1100碳纤维非常了不得,强度能吊起两头大象还不变形。 我们的T800碳纤维其实也不算差,足以应用在导弹上,可是批量生产还差点火候,达标率一直上不去。 T1100生产线我们也建设完成了,价格是日本企业的一半,但良品率依旧有点低。 第六项是高端传感器,这东西是电子设备的“神经末梢”,日本村田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应用在汽车上的日本传感器,误报率是百万分之一。 咱们也能做传感器,只是质量有点差劲,相同环境下,误报率是万分之三,但值得肯定的是,华为海思的车载传感器已经通过了奔驰认证,这是我们在传感器领域的一大进步。 第七项是精密机床,中日在这方面的差距就有点大了,就拿日本马扎克的机床加工零件来说,高强度使用10年,精度误差都能控制在0.001毫米之内。 而我们的机床加工的零件,用上几年,可能误差就得达到0.01毫米,但值得肯定的是,目前国产机床在汽车零部件加工中的使用率从15%升到了40%。 说了这么多,目的并不是在灭自己威风,涨别人志气,而是在强调要正视差距,自信总是好事,但盲目自信反而会让人退步,唯有正视差距,才能奋起直追。 编辑:凡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