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最近台湾媒体人陈凤馨的一段话又火了,她说,如果14亿大陆同胞都讨厌台湾,那台湾真

最近台湾媒体人陈凤馨的一段话又火了,她说,如果14亿大陆同胞都讨厌台湾,那台湾真的就危险了。这话听起来扎心,但仔细想想,确实有道理。 常听人说,两岸之间最要紧的不是别的,是那份藏在日子里的情分。 要是这份情分没了,再坚固的东西也撑不住,台湾那位媒体人的话,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去年秋天,浙江举办了场非遗展演,台湾的漆艺师傅带着作品来参展。 他的漆料里加了台湾兰屿的贝壳粉,调漆的手法却和福建老师傅教的一样,刷三遍底漆,晾七天,连阴干时要避开正午阳光的讲究都分毫不差。 展演结束后,有大陆企业想和他合作开发文创产品,师傅笑着说:我爷爷就是从泉州迁去台湾的,现在等于把手艺送回了家。 这话让在场的人都红了眼眶。 但电视上总有些不和谐的声音。有台湾政客拿着美国的武器清单得意洋洋,说这能 “保平安”。 可福建的茶农不这么看,他们种的乌龙茶,每年有三成销到台湾,包装上印着 “两岸同源”,买的人都说喝着顺口。 茶农老陈算过账,台湾茶商带来的烘焙技术,让茶叶价格提高了两成,而台湾茶农用的肥料,有不少是大陆生产的有机肥。这种互相帮衬的事儿,比那些口号实在多了。 前阵子看到个纪录片,讲的是欧洲一个国家,几十年前分成了两个,原本一起开采的铜矿,现在一边挖不动,一边运不出,矿工们只能去国外打工,留下空荡荡的矿坑,像个大伤疤。 这片子让老陈想起小时候,爷爷讲过海峡两岸的渔民,在同一个渔场捕鱼,遇到风浪会互相搭救,渔网破了还会借线修补,“哪分过什么彼此”。 上海的一家医院里,最近收治了几位台湾病人,用的治疗方案是两岸医生一起研究的,药里有台湾产的中药材,也有大陆研发的新制剂。 护士说,查房时听他们聊家乡的小吃,和自己奶奶做的没区别。 但就有政客跳出来说,要 “减少医疗合作”,可他们自己的家人,有不少就在大陆的医院看病,病历上写的过敏史,和大陆病人的记录格式都一样。 广州的一条老街上,开了家台湾书店,老板是位退休教师,书架上一半是台湾作家的书,一半是大陆的经典,最显眼的位置摆着两岸合编的《中华成语大词典》,注解都用的是通用拼音。 常有学生来问,为什么两岸的成语故事一模一样,老板就会翻开词典说:“你看这‘同气连枝’四个字,早就把道理说透了。” 这些事儿看着平常,却比那些喊得震天响的口号有分量。 就像老陈说的,地里的庄稼要浇水施肥才能长,两岸的情分也一样,得天天惦记着,好好维护着,要是总有人想往根上泼冷水,最后谁也讨不到好。 如果最后一丝情分的有没有了,那么我们看待台湾省,就真的和敌人一样了,无论是资源,还是补给,都会断绝。 到那个时候,受苦的只能是台湾同胞了,因为还有情分,所以大陆不愿意动武统一,战争所到来的只能是生灵涂炭。 那么你们认为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