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对于上海展出的古埃及文物的质疑,特别是所谓一眼假的言论,是对主办方的挑衅,也是对

对于上海展出的古埃及文物的质疑,特别是所谓一眼假的言论,是对主办方的挑衅,也是对埃及博物馆的挑衅,也是对文物展览规则的挑衅。公众参观展览的核心目的是亲眼目睹真迹,尤其对重要文物。所以办文物展是以真品展出为核心的,如果特殊条件不得不使用仿制品,也必须在展签、说明牌、导览系统中清晰标注“复制品”“仿制品”“模型”等字样,禁止误导观众。按照国际惯例,在重要的主题展览中,仿制品占比通常不超过20%(特例除外),而镇馆之宝或展览主题的核心文物必须使用真品(如卢浮宫的《蒙娜丽莎》仅展出真迹)。 相关法律依据是: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制定的《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要求仿制品必须明确标注,且不得损害原品价值。相应的中国也有《博物馆条例》,其中第二十二条规定:博物馆展出复制品应予以说明,并保障展览质量。 比如北京故宫钟表馆部分易损钟表使用复制品,展签标注“仿制品”及原型信息。又如大英博物馆罗塞塔石碑旁放置触控仿制品,标注“复制品”并说明真品保护需求。 所以,上海古埃及文物展中的展品是真是仿,大家只要看标签,如果没有特别标注为仿制品,那就是真品。 埃及博物馆是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1902年建成开馆,是世界上最著名、规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馆。该馆收藏了古埃及从史前时期至希腊、罗马时期的雕像、绘画、金银器皿、珠宝、工艺品、棺木、石碑、纸草文书等共30余万件,其中大多数展品年代超过3000年。每年在世界各地举办文物展览,向世界介绍古埃及文明。 这样级别的博物馆,大家觉得会用仿制品展出,然后也不标注相关信息吗? 自1956年建交以来,中国和埃及多次签署文化合作协定,定期制定“文化合作执行计划”,覆盖教育、艺术、文物等领域。2016年两国互办“文化年”,2023年签署《中埃关于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联合声明》。“一带一路”倡议下,埃及作为共建国家,文化交流被纳入合作框架(如苏伊士运河经济带项目中的文化设施建设)。埃及“中国春节庙会”连续十余年在开罗举办,舞龙舞狮、戏曲表演吸引数十万民众参与。在考古领域,中国参与埃及考古,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队在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发掘(2018年启动),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的考古工作会邀请中国考古队参加的。而埃及专家也赴华学习文物修复技术,中国协助埃及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两大文明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彰显了“和而不同”的文明相处之道。

评论列表

龙修
龙修 3
2025-07-14 12:27
埃及毕竟不算西方,它只是被西方殖民之后的伪独立民主国家。就非洲那种文明程度,有个一百多年历史的博物馆,再有一些几千年保存下来未腐化的文物,西方那帮强盗要眼瞎到什么程度才看不见?处处透露着诡异,也不经过西方自己推崇的碳14检测,就能具体得到公元前几千年来,也是厉害!难保背后没有我们中国的一些白眼狼在出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