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武汉1女教师,半夜腹痛不止,丈夫猛地起身:“我儿子要出来了?”,随即联系医院,不料,儿子一出生,丈夫黑着脸说:“这孩子,你养吧!”便再也没出现。 邹翃燕,1963年出生在武汉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钢铁厂工人,母亲操持家务,家里不富裕,但父母对她的教育从不马虎。小时候的邹翃燕就特别勤奋,成绩好,心里一直有个当老师的梦。1979年,她考上了武汉的师范学院,学的是幼儿教育。毕业后,她进了武汉幼儿师范学校当老师,靠着耐心和爱心,学生喜欢她,同事也认可她。1985年,她跟一个工程师结了婚,日子过得甜甜蜜蜜,可惜三年没怀上孩子,这成了夫妻俩心里的小遗憾。直到1987年秋天,她终于怀孕了,俩人都高兴得不得了,憧憬着未来的小家庭。 1988年7月18日凌晨,邹翃燕在荆州婆婆家待产,突然肚子疼得受不了。丈夫赶紧把她送到了当地一家县级医院。可谁也没想到,医院交接班出了问题,她在产房足足等了两个小时。孩子出生时因为宫内窒息,全身发紫,连哭声都没有。经过抢救,医生确诊孩子得了重度脑瘫,还下了病危通知书。邹翃燕刚生完孩子,身体虚得不行,听到这个消息简直是晴天霹雳。更让她崩溃的是,丈夫得知孩子的情况后,脸色一沉,说了一句“这孩子,你养吧”,然后就走了,从此再没露面。 邹翃燕没时间崩溃,她给孩子取名叫丁丁,希望他能在这个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她带着丁丁回了武汉,住进一间20平米的小平房,日子过得紧巴巴。为了让丁丁有活下去的希望,她每天推着他去汉口江滩,用气球和沙子刺激他的感官,还不停地跟他讲周围的事物。有一次,丁丁竟然对她的话发出了细小的笑声,这点小小的反应让她看到了曙光。为了凑钱给丁丁做按摩治疗,她白天上课,晚上给人补课,周末还跑去卖保险,累得像陀螺一样。有回她发烧到40度,还坚持背着丁丁去医院,路上摔了一跤,母子俩都受了伤,幸好有路人帮忙才挺过去。 邹翃燕的故事,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传奇,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她不是什么大人物,就是个普通老师,可她用行动告诉大家,母爱能有多硬核。面对丈夫的抛弃、生活的重压,她没抱怨过一句,也没有放弃过。她每天咬着牙往前走,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丁丁的成功,不光是他自己的努力,更是邹翃燕用爱和汗水铺出来的路。这故事让人觉得,既心酸又暖心。 邹翃燕的经历,也让我们看到现实有多残酷。医疗事故、丈夫的无情、生活的艰难,这些都不是她能控制的。可她硬是靠自己,把苦日子熬出了甜头。她的坚持,不是那种喊口号的鸡汤,而是实打实的付出。她不是超人,也有过撑不下去的时候,但为了丁丁,她一次次爬起来。这种接地气的韧劲,比什么励志故事都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