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50年地主家搜出一张借条,落款人竟是“朱德”,朱德得知后欣喜异常:把人接到北

1950年地主家搜出一张借条,落款人竟是“朱德”,朱德得知后欣喜异常:把人接到北京来! 1950年,全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减押退租”的重要工作,许多地主恶霸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当然,工作人员们遇到的地主,也并非全是十恶不赦之辈。 比如,四川长寿县新市乡惠民村傅家堰坎,有个地主傅德辉,向来乐善好施,从不欺压百姓,还带头配合工作人员,对家里的地契、借条等进行了清查。 结果这一查,居然还有了个意外发现。 有一张被仔细封存的借条,上头的内容居然是:“借得傅德辉名下大洋100块,借款人朱德” 。 工作人员询问时,傅德辉老实回答,没错,写借条的,就是朱德朱老总。 消息火速传开,没多久朱德就知道了。 一听说傅德辉这个名字,朱德欣喜异常,还当即下令,把人接到北京来。 关于这张借条,就要追溯到朱德的德国留学生涯了。 朱德在德国留学期间,生活十分艰辛,大部分时间都在靠打零工赚取生活费,还要操心共产主义事业,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 就在这期间,他与四川老乡成为了好友。 傅德辉也是个留学生,不过他是富家公子哥,所以生活优渥。 很难得的是,他身上并没有纨绔子弟的坏习气,反而为人仗义,经常接济在德国生活困难的同胞。 1925年,朱德在一次工人运动中,不幸被德国政府逮捕,随后被吊销护照,驱逐出境,他在德国的求学之路被迫中断。 党中央得知情况后,安排朱德前往苏联学习军事。 然而,当时党中央经费紧张,无法为他提供赴苏的费用,而朱德自己更是身无分文,无力承担这笔开销。 就在此时,傅德辉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帮朱德垫付了这笔钱,并表示无需偿还。 但朱德坚持要立下借据, 一番推辞后,傅德辉拗不过朱德,只好收下了借条。 朱德离开后,两人很快失去了联系,傅德辉将借条小心的收藏了起来,作为友谊的纪念。 几年后,傅德辉回国,在家乡兴办工厂,打算实业救国。 奈何国民政府腐败不堪,绞尽脑汁对傅德辉这个实业家进行敲诈,傅德辉心灰意冷,干脆回到家乡,守着祖产过日子。 新中国成立后,傅德辉知道当年的老同学实现理想,还成了开国元帅,心里很是高兴。 但他却没有联系朱德,也没有宣扬此事,怕给朱德添麻烦。 另一边,朱德始终没有忘记傅德辉这位雪中送炭的老朋友。 自从分别后,他一直在打听傅德辉的消息,却始终一无所获。 没想到最后,这场借条,让两人有了重逢的机会。 朱德深知,傅德辉当年在德国,学习化学工业技术,成绩优异,所以才要接他进京,安排他到相应的岗位,继续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这让傅德辉深受鼓舞,蹉跎多年的他,在新中国,终于能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的理想了。 傅德辉与朱德保持了终身的友谊,这段借条引发的故事,也传为佳话。 参考资料: 人民网《朱德对人才的深情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