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男孩懂事得让人心疼!照顾瘫痪的父亲整整10年,2块钱是他全部积蓄。 王涛十二岁时候,个头刚过灶台高,可干起活来比村里的半大小子都利索。每天天不亮,他就到院子里劈柴,然后往腰上系根草绳——这是下地窖的"保险绳"。 地窖口只有簸箕那么大,爷爷站在上面攥着绳子,一点点把他往下放,嘴里反复念叨:"脚踩稳喽,听见土掉渣就喊一声。" 地窖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王涛早摸熟了路线,脚踩着土台阶往下挪,鼻尖能闻到红薯发芽的腥气,还有潮乎乎的霉味。墙缝里时不时有小虫子爬过,有时候还能摸到冰凉的蛇皮,他都不躲,只顾着往筐里捡红薯。"这些红薯得选没烂的,烂了的留着喂鸡,好的给爸和爷爷蒸着吃。" 装满两筐红薯,他又抓着绳子让爷爷往上拉。自己爬出来时,棉袄后背全湿透了,头发上还沾着泥土。"不冷,干活就热了。"他甩甩手上的泥,挑起扁担就往家走。 家里的土坯房四处漏风,窗户糊着塑料布,风一吹哗啦啦响。瘫痪在床的父亲靠在床头,盖着打了好几层补丁的被子。 王涛把红薯倒进缸里,就去烧火做饭。灶台比他高,他踩着小板凳添柴,火苗舔着锅底,映得他脸蛋通红。锅里煮着红薯,飘出甜甜的味,他却先盛了一碗,吹凉了端给父亲:"爸,你先吃,软和。" 王涛拿个小勺,一口口喂。"慢点吃,还有呢。"他轻声说。父亲眼里噙着泪,含糊地说:"涛涛,苦了你!"王涛摇摇头,拿起另一个红薯啃起来,"不苦,红薯甜着呢"。 爷爷坐在门槛上抽烟袋,烟杆是自己用竹子做的,烟叶是邻居给的。他看着王涛忙前忙后,咳嗽着说:"等开春了,咱种点玉米,就能换点大米了。" 王涛点点头,"爷爷,我去割点猪草,咱家的小猪该喂了"。那是头瘦得皮包骨的小猪,是爷爷借钱买的,想着年底能换点钱给父亲买药。 王涛攒钱的墙缝在炕洞旁边,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每天他做完活,要是爷爷给了个几分钱的硬币,或是帮邻居抱柴火得了颗糖,他都舍不得花。糖用纸包着藏起来,等父亲精神好时塞给他;硬币就用布包着塞进墙缝。那天他掏出两张一块钱时,手都在抖,"记者叔叔你看,够不够买一点点枕头?" 记者问他怎么攒的,他数着手指头说:"春天挖野菜卖了两毛,夏天帮人看西瓜得了五毛,秋天捡栗子换了一块,冬天扫雪又攒了三毛..."算下来正好两块,攒了整整一年。"电视里说那枕头要两百多,我还得攒好久。"他说着,把钱又小心翼翼塞回墙缝,用泥巴封好。 爷爷去县城抓药那天,天没亮就揣了两个凉红薯出门。山路不好走,有段坡特别陡,夏天长满青苔,冬天结着冰。爷爷走几步就得歇一歇,腰弯得像虾米,手捂着腰喘粗气。有次实在走不动了,就坐在石头上,从怀里掏出红薯啃两口,"得赶紧走,晚了医生该下班了"。 那天王涛放学就往家跑,放下书包就站在村口等。风跟刀子似的刮脸,他把棉袄领子拉得老高,还是冻得直跺脚。等到太阳落山,远处终于有个黑影晃悠,他赶紧迎上去,接过爷爷背上的药包,"爷,我给你暖暖手"。爷孙俩的手都冻得通红,握在一起却暖乎乎的。 晚上王涛给父亲洗脚,盆里的水是他用柴火烧了好久才热的。他把父亲的脚放进水里,一点点搓着,"爸,你看我今天学的字",他拿起地上的树枝,在泥地上写"爸""爷""家","老师说我写得好"。父亲看着字,眼泪掉进水盆里,溅起小小的水花。 王涛的书包是用化肥袋改的,里面只有两本书,边角都磨破了。但他每天做完活都要翻出来看,"等我长大了,要挣钱给爸治病,给爷盖新房,还要买好多好多红薯,让爷和爸天天吃"。他说这话时,眼睛亮得像星星。 后来王涛长大了,没去外地打工,就在镇上的砖厂搬砖。每天天不亮就去,天黑才回来,一身灰头土脸,可手里总攥着药,或是给爷爷买的软糕。他把砖厂的废铁丝、旧纸板都捡回来卖,攒的钱全存着。有天他拿着存折回家,给父亲看:"爸,够买那个枕头了,还能剩点给你买营养品。" 父亲摸着枕头,眼泪直流。那枕头其实是好心人送的,王涛没说,只说是自己攒够钱买的。他每天晚上给父亲按摩完,就坐在床边看父亲睡觉,"爸,你看你睡得真香"。爷爷坐在旁边抽着烟,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咱涛儿有出息了"。 砖厂老板知道他家情况,给他涨了工资,还让他学开叉车。王涛学得认真,没多久就会了,工资更高了。他给家里换了新窗户,安了电灯,晚上屋里亮堂堂的,父亲能看清他写的字了。"等攒够钱,就带爸去大医院看看。"王涛总跟人这么说,眼里满是劲儿。 有人问他,这么多年苦不苦,他挠挠头笑了:"习惯了,爷和爸在,家就在,啥苦都不算苦。"他还像小时候那样,每天乐呵呵的,只是肩膀更宽了,能扛起更重的担子。村里的人都说:"王涛这孩子,心善,命肯定会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果真如马筱梅担心的那样!她临行前还在嘱咐小杨阿姨这件事!马筱梅带俩娃一走,小杨阿
2025-07-12
老昌鉴史
现在的儿媳妇太自私冷漠了!!我们小区的一个王阿姨,57岁,在儿子家帮忙看孙子,住
2025-07-12
雯姐分享生活
最近这事儿可太有看头了!柴桑大姐这一出手,直接在三个档案馆里翻出了大
2025-07-13
丸子看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