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济南“超级路口”,要建立交桥!

凤凰高架是个大工程,它的每一点进展,济南人都在目不转睛地关注着。

根据最新消息,凤凰路快速路跨经十路解决方案已经出炉了,听说名字就叫汉峪立交。

自今年5月来,济南高新汉峪立交工程申请报告和采购公告等接连发布,标志着凤凰路快速路经十路立交正式提上日程。

凤凰高架,毫无疑问将是未来济南的南北大动脉,经十路则是早已确立“江湖地位”的东西大动脉。

作为两条大动脉的枢纽,汉峪立交俨然成为济南立交桥界的“扛把子”了。

从已经公示的两张图中,可以看出汉峪立交上下桥有四条辅道。

在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修建一座大型立交,无疑对缓解未来交通压力有很大的作用。

从这里上了桥,一脚油门,一溜烟,就能跑到起步区、机场、济阳,

即便南达泰山,北通黄河,也不绕路。名副其实的山河大道!

通过这座立交,凤凰路与经十路实现了三维交汇,济南东城"地理革命"也将由此开启。

在此之前,汉峪更大程度上是金融产业标定的汉峪,

是一个功能规划板块。

在济南,叫“峪”的地方特别多,什么是“峪”?在地理上,峪是山谷的一种:谷者,两山夹水为“峡”,山环无水为“峪”。

汉峪立交的建成,给人的感觉就是汉峪金谷,要出谷了——

它要从一个单纯的产业功能板块起步,真正“出山”搅动风云!

事实上,也是如此。

规划中的汉峪立交,不只是一座混凝土与钢筋的建筑,更像是一个重新定义城市时空关系的转换器。

有了这个转换器,济南的城市骨架将被拉伸,不仅东城通勤时间将被压缩,区域价值也将被重估。

首先,从“出行性价比”上看,经十路作为东西轴线,日均车流量早已突破设计负荷,而现在的凤凰路作为新兴的南北走廊,承载着连接新旧城区、空港与高铁站的重任。

如果没有凤凰高架,这两条路就是平面交叉的关系,那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城市交通"血栓点",

现在早晚高峰经过这里的人,对此肯定深有感受,深感无奈,看看经十凤凰路口的那望不到头的车水马龙,这种等待和消磨足以击碎一个上班族的全部耐心。

而设计中的汉峪立交,一旦建成就不一样了——

这种四向全互通设计,通过立体交叉实现了交通流的"相变"——从二维平面冲突转变为三维顺畅通过。

这种转变带来的,不仅是通行效率的提升,更是城市节奏的质变。

当你的车辆以60公里时速无碍直行或者无缝转换方向时,“城市距离”将被重新感知和定义。

当然了,交通顺畅只是一方面,汉峪立交更深层的用意在选址上——

前面已经提到了,这里是济南金融产业扎堆的“汉峪金谷”,

一个区域,为了形象化一点,被叫做“金谷”是可以的,但是如果真的藏在谷里,那肯定是不行的,四通八达才是生财之道。

汉峪立交,位于汉峪金谷与CBD之间脚下,这里是科技产业的"新济南"与传统经济的"老济南"交汇的地方,也是在金融加持之下,各种现代经济要素的搅拌器。

可以预见,当立交桥建成后,周边土地将经历价值重估的过程,那些曾经被交通瓶颈压抑的地段,可能会迎来意想不到的发展机遇。

这个结论不是凭空猜测的,也不是看风水得出来的,而是全球大都市发展的经验总结,

纽约的中央车站、伦敦的金丝雀码头、东京的新宿站,这些交通枢纽都演变成了城市能量的聚集地。

济南东城此刻正处在类似的转折点上——

向北,凤凰路快速路连接起步区和济阳区,为黄河北岸带来前所未有的通达性;

向南,它与旅游路、二环南快速路串联,打通了从老城区到南部山区的快捷通道;

向东,经十路直通章丘,使"大济南"的版图更加浑然一体。

……

这种多向度的连接能力,使汉峪立交成为东城发展的重要穴位,刺激着城市机能的全面激活。

汉峪金谷,就会成为整个济南的金谷,甚至整个济南都市圈的金谷。

有了这座立交桥,人们就能20分钟到达机场、15分钟跨过黄河,

那个走走停停的“济南印象”肯定要被刷新一次。

当然,城市交通设施必然要体现“后看50年”的前瞻性。

站在更长的时间轴上,凤凰路高架经十路出口是对济南未来的一次压力测试。

未来的济南,常住人口将奔着1200万的容量去,其中相当部分将分布在东城。

这座立交桥不仅要满足当下的交通需求,更要为未来的城市发展预留弹性。

在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共享出行改变交通模式的背景下,立交设计如何具备足够的适应性?